年3月3日是全国23次全国爱耳日。今年爱耳日的主题为——“关爱听力健康,聆听精彩未来”
虽然耳朵不那么引人注目,但小小的耳朵里蕴藏着和我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两大功能—听觉和平衡。它是我们聆听世界的窗口,是人体的重要器官之一,我们要好好爱护耳朵,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耳朵结构知多少
●耳朵由三部分构成:外耳、中耳和内耳。耳朵的功能和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听力受损会引起交流、沟通及社交障碍,导致生活质量下降,严重者还会诱发各种心理疾病。
●外耳接受外界的声音,并将沿着耳道引起鼓膜震动。
●中耳鼓膜的震动引起三块小骨-锤骨、镫骨和砧骨上下震动,将声音传到内耳。
●内耳可产生神经冲动,冲动沿听神经转为神经能,从那儿声音的信息就传到大脑。
如何保护耳朵
1.教育应由儿童开始。很多小孩子经常都会将细小物件塞入自已的耳朵中。当遇到这些情况时,父母应保持镇定,然后立即带同小孩去看医生。父母应教导儿童不要乱塞东西入耳,亦不可试图自行替小孩挖出异物,以免引起外耳道炎或鼓膜穿孔。
2.避免耳朵进水。在游泳、洗澡、洗头时,要注意不要让耳朵进水,进水后容易引起耳朵发炎。如果不慎进水,把进水的那只耳朵朝下,然后对耳朵用手轻轻拍几下,可以缓解进水带来的不适感。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用棉签伸进进水的耳朵,利用棉签把耳朵的水吸干。但在使用棉签的时候要注意棉签不要进入耳朵过深,以免伤害到耳蜗,对听力造成伤害。家长给孩子洗头要特别注意保护耳朵,避免进水。
3.噪音环境。当人在每周超过40小时处于85至90分贝的环境下,或暴露于突然爆发极大的响声,未做好保护措施,都会毁坏耳蜗的精密细胞,造成声震损伤,我们可掩耳或戴上特制的耳朵保护器。
4.不要长时间戴耳机。现在越来越多人喜欢走路、上班用耳机听音乐,这样时间长了对耳朵很不好。特别是高音量的音频声对听觉器官造成疲劳、损伤,从而导致听力下降,甚至发生耳聋。
5.不要经常掏耳朵。耳垢是一种天然保护外耳道的分泌物,毋须特别清理,每天只要清洗耳廓便可。掏耳朵过频是不好的习惯,如果不小心会伤到耳道甚至耳膜,很多人觉得掏耳朵很舒服,但是要注意频率,而且不能用太尖锐的东西掏耳朵。
6.耳朵的治疗。既然耳朵是一个重要的器官,在下列情况下,我们应尽早找医生治疗。例如:流脓或出血,因异物入耳而感疼痛,长期耳痛不止,突然丧失听觉,耳鸣及头晕。当察觉耳朵有毛病时,应该去看医生,切勿自行购买耳药水滴在患处,以免因药物不当而令病情更趋恶化。
爱护耳朵从我做起
小朋友们,猜到是什么了吗?
对啦!就是我们的耳朵!
用心聆听
其实,我们的耳朵能“看”东西,也能“找东西”,小朋友们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制作传声筒,用自己的耳朵去倾听、去发现耳朵的神奇之处,让我们来看看传声筒是怎样制作的吧!
爱耳小儿歌
耳朵长在头两旁,
要听声音它帮忙,
不扣不掏保护好,
耳听八方能力强。
耳朵是通向心灵的路,耳朵是孩子们感受这个美丽世界的途径之一。鸟语花香、流水潺潺、细语叮咛……没有了耳朵,我们就失去了听力,没有听力,语言交流就无从谈起。我们生活中也有着“无声的天使”,对于正常人而言,声音是很普通的存在,但是对于有听力障碍的人来说,声音是如此的渴望不可及。
在生活中,由于残疾人自身功能障碍,社会上还有一部分人对残疾人歧视、偏见,使他们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遇到很多困难,所以我们应该更加的关心爱护他们。
用微笑面对他们,不歧视、不嘲笑、不拒绝;平等相待;
无论当面还是私下,不随意谈论他们残疾的状况与成因;
在征得许可后,给他们礼貌的帮助;
路上遇到残疾人,耐心地等他(她)先过;
不占用盲道,接纳导盲犬;
公交和地铁上,不占用残疾人专座;百花盛开的春天,耳朵能聆听芬芳;
热情奔放的夏天,耳朵能聆听浪花;
硕果累累的秋天,耳朵能聆听喜悦;
白雪皑皑的冬天,耳朵能聆听温暖。
爱耳日,让我们安静下来,
关闭所有感觉,
用耳朵,来听一听世界的样子。
温暖凯幼
阳光童年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