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惩戒,怎么教育

看白癜风不请假 http://m.39.net/news/a_5778306.html

我的发蒙教育是读私塾,老师是村里的一位前清的秀才。当时课堂的讲台上有一把木板戒尺,谁犯了错就用戒尺打手心,打的程度与犯错成正比。记得一次我被打过,回家告诉妈妈,谁知妈妈连看都没看,就说“打的是反手,又不耽误正手吃饭拿筷子。”当年乡下论方向,没有左右,只分反正。老师打手心,只能打左手,因为右手要握笔写字。

后来,我当老师,那年我只有16岁,只比我教的最大的学生大一岁,而且,刚刚经过了文革,刚刚批林批孔,反过“师道尊严”。就这,家访时家长大都叮嘱,我的孩子不听话就打,就像打自己的孩子一样。说这话,家长常常忘了我也是个孩子。乡下信条,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文革前,家里摆神位,供奉的是“天地君亲师”,老师的地位一直是很高的。

我当教师时,课堂上没有戒尺了,但教师手里有一根教鞭,教鞭是劳动工具,急眼了有时候也可以当打人的武器。记得有的老师炼就了一手掷粉笔头的手艺,哪个学生上课做小动作,一粒粉笔头的抛物线,常常稳准狠地落在头上。落了也就落了,回家不敢告父母的。因为父母常常会反问:“你不犯错了,老师会打你?”挨了老师的惩戒,很难自证清白,还是不说也罢。

后来,我有了儿子,当年的我,开始信奉家庭民主,家长以不打孩子为荣。但是,孩子小时候调皮、顽皮甚至赖皮。苦口婆心常常不管用的。有时候一大堆道理,效果还真赶不上扯过来打几下屁股。当时《武汉晚报》上讨论“好爸爸坏爸爸”,我写了一篇《不要怕当坏爸爸》,发在报纸头版。文章的观点引起了很多年轻爸爸的共鸣。

那年,我在电视台做海口教育名师专访,被访的对象面对“你怎么行使教育的惩戒权”一问,很多人常常选择了删除,因为太敏感了;如果我继续追问了,有的人就是王顾左右而言他。只有少数老师坦然相告,一是采取合适的方式,二是把握好这个度。有时候,不表扬学生也是一种惩戒的。

果然,一不小心,教师惩戒学生就成了新闻。有媒体报道,海口市玉沙实验学校五年级一名家长投诉,其孩子在校期间因为作业问题被班主任用戒尺打了,面部出现红肿。经送医检查,孩子右侧脸部红肿、按压疼痛、右耳廓红肿,诊断为软组织挫伤。

对此,当事老师向校方表示,由于期末考试快到了,孩子作业没有按时完成,还模仿家长签名,所以才要打孩子手心。但孩子不肯伸手,加上她情绪激动,拿尺子时不小心挥到孩子脸上了,但未敲打孩子头部。于是,学校对此事高度重视,校领导立即召开会议对此事进行调查,同时也向区教育部门汇报了。当事老师今年24岁,是一名年轻的女老师,在校执教两年多了,表现一直很好,业务能力也很强,所以才当了班主任。学校根据相关规定,决定给当事老师行政记过处分,并对其工作进行调整,不再担任班主任及语文教学工作。但是,该班级共有52名学生,而要求留下这名老师的这封家长联名信上共有40位家长的签名。校方也没有想到,当事老师不想因为这件事继续影响学校主动辞职了。

我相信,此事之后,海口市再也不会有教师敢铤而走险,惩戒学生了。

纳闷的是,一方面,我们在刑法上把最低刑事责任年龄降到了12岁,一方面,却又对老师的教育惩戒权做出很激烈的反应。没有惩戒就没有教育,这种惩戒,我们怎么宁可留给社会,也不愿留给学校?老师不能惩戒,警察就不得不惩戒,事情不闹大,谁都没办法?

我们的学校不敢惩戒,强调正面教育;我们的社会不敢揭露,要求是正面宣传;我们的人物不能批评,强调的是正面典型;我们的工作不准监督,理由是正能量。但我们的一系列堂堂正正的组合拳打出去了,但目的达到了吗?

没有惩戒,怎么教育?难道都留给警察和监狱?

海南矢弓




转载请注明:http://www.ddnrq.com/ekcszl/1364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