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万籁寂静的夜晚,闲来无事时,伴随着病人的鼾声起伏,双手托腮,眼睛盯着时间电子显示屏,数着还有几个小时就有人来接班了,眼皮子也控制不住的在打架,突然相对于这寂静的夜晚来说,一阵巨大的敲门声从病房外传来,我的小心脏顿时惊了一下。
扛着还不清醒的脑袋,拿起钥匙朝门口走去(为了保障在院病人人身及财产安全,病房午夜12点以后就上锁了),开门,看着门外站着的焦急的一家三口(有时是一家五口),声音低沉地问了一句“啥事?”(因为这时人还没完全清醒)”医生,我宝宝晚上睡得好好的突然大哭,说耳朵疼。“(冬春季节这种小朋友挺多的)。把他们带到检查室,通知值班医生查看。
这就是值夜班中经常会碰到的情况。为了让家属们在碰到这种情况时不那么焦急,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耳朵疼的那些事。
下面向大家介绍引发儿童耳疼的疾病排行榜TOP3
TOP1耵聆栓塞
这个一眼望去,不明觉厉的名称,翻译成“人话”,就是“耳屎太多,堵住耳道了”。不要觉得可笑,根据医生多年苦逼急诊经验,这种情况的发生率是最高的。
治疗目的:清洁外耳道
一般不建议直接掏耳屎,不管是医生还是家长。
一些堵塞时间较长的耳屎,比较坚硬,紧贴外耳道皮肤,强行挖出,会造成外耳道的损伤。正确的处理方式,是先使用软化剂软化。医院配置的碳酸氢钠滴耳液,可以浸泡软化耳屎。一般2-3小时滴一次,每次滴到外耳道口,将耳廓向后下牵拉几下(儿童),让液体充满整个外耳道,保持耳道口向上,浸泡五分钟。
浸泡后,有液体流出可擦干,不需要用棉签伸入外耳道清理,三日后,再返回门诊(病房不能操作),由护士用生理盐水进行外耳道冲洗。浸泡的越松软,冲洗的效果越好。
友情提示:浸泡过程中,由于耳屎膨胀,可能会引起暂时的耳痛、耳闷、听力下降,在冲洗后,情况会好转。
TOP2急性中耳炎
如果宝宝最近有感冒、发热病史,要高度怀疑。当医生检查完后说宝宝是急性中耳炎,开了一些滴耳药,消炎药还有滴鼻剂,这是请千万沉住气,不要以为医生没睡醒开错了,也不要把滴鼻剂滴到耳朵里面。请听我一一道来。
人的耳、鼻、咽、喉各器官从表面上看并不相通,但实际上,它们又都是以咽部为中心彼此相通的。咽鼓管又叫耳咽管,是沟通鼓室与鼻咽部的通道,一端开口于鼓室,另一端开口于鼻咽部的侧壁。咽鼓管是中耳通气引流的唯一通道。主要功能是引导鼻咽部气体进入鼓室,平时闭合,仅在吞咽或呵欠时开放,以维持鼓膜两侧压力平衡,从而保证鼓膜的正常振动。患有中耳炎,医生开滴鼻药,也是因为咽鼓管的存在。
婴幼儿、儿童是中耳炎的高发人群,因为婴幼儿的咽鼓管较短、宽而平直,通过擤鼻涕感染中耳炎的机会更多。
而且鼻黏膜、鼻咽黏膜、咽鼓管内膜互相连接,遇到伤风感冒或上呼吸道感染,这些黏膜均会发生肿胀、充血,甚至造成咽鼓管狭窄或阻塞,炎症会沿着咽鼓管侵犯中耳,导致中耳炎。
治疗方法:以药物治疗为主,正确使用滴鼻剂。
友情提醒:治疗中耳炎期间,请不要用力擤鼻涕,这会加重耳闷及感染症状。
TOP3外耳道炎
如果发现向后牵拉耳廓,疼痛加重的话,则外耳道炎的可能就比较大了。一般会和上呼吸道感染一起发生,也会因为进了脏水,比如游泳,洗澡,或者挖伤耳朵造成。
治疗方法:局部使用抗生素滴耳液,可配合口服抗生素。滴耳的方法同耵聆软化法,只是用量减少,一般2-3次/天,2-3滴/次。具体用量请遵医嘱。
有的家长会问:“医生,孩子耳朵这么痛,怎么不给用止痛药啊?”对于由急性感染引起疼痛的疾病,是不建议用止疼药的。止疼药会掩盖病情,影响医生的判断,明明病情在加重,你却误以为已经痊愈,停用药物,给了敌人喘息的机会,疾病又会卷土重来。
再嘱咐大家一句,请不要将耳朵不痛作为治愈的标准,有时候,症状可能已经消失,但是外耳道和中耳的病情并未完全控制,有没有治愈,需要由医生来判断。
为了能够彻底治愈疾病,请遵照医生吩咐,不要擅自停药。
除了上面讲的常见的三种疾病引起的耳朵疼以外,还有一种比较常见的导致宝宝耳朵疼的原因,就是耳朵里面有异物。一种是宝宝主动往耳朵里面塞的异物,一种是外界原因导致的异物进入耳朵。
对于宝宝主动往耳朵或鼻子里塞东西,心理专家的解释就是小孩子好奇心重,对自己以及自己的器官感到好奇,喜欢用动作、肢体来探索世界,他们不会先思维能不能动,都是通过肢体感受来总结经验的。家长可以正确地引导孩子认识鼻子和耳朵之所以有孔是起着什么作用,如果堵住了会怎样。
外界原因导致的异物进入耳朵,比较常见的就是别的小朋友把异物塞进宝宝耳朵,还有就是虫子飞进耳朵。
对于这种情况,家长一定要耐心询问孩子,医院就诊,将异物取出。
希望通过上面的分享,家长朋友们碰到宝宝耳朵疼的情况,不要慌张,焦急,医院就诊,听听耳鼻喉科医生的专业意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