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3日是我国第17个“全国爱耳日”,今年的主题是: 分泌性中耳炎如不及时治疗,则会转变为粘连性中耳炎。粘连性中耳炎目前没有理想的治疗方法,它所导致的听力下降是不可逆的。因此,家长一旦发现孩子对声音反应迟钝、看电视常开大音量时,医院就诊。分泌性中耳炎如早发现、早治疗,是完全可以治愈并恢复听力的。
此外,家长还应采取积极预防措施,使孩子远离分泌性中耳炎。要让孩子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减少感冒发生。告诉孩子擤鼻涕时不要用力过猛,也不要同时压闭两只鼻孔,而应交叉单侧擤鼻涕。积极治疗孩子的鼻腔疾病,孩子感冒期间要避免游泳。
数码电子产品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的普及,人们特别是青少年儿童的听力健康受到娱乐性噪声伤害的风险日益增加。公交车、地铁、马路上的人群中,随处可见戴着耳机低头玩弄手机或平板电脑的人,其中不乏中小学生。有些人会不自觉地调高音量,以便听得更清楚。长期养成这种习惯,久而久之就容易对听力造成损害。
为了避免这种损害发生,专家建议经常戴耳机尤其是内置耳机的数码电子产品爱好者,注意不要把音量调得过大,听的时间不要太长。对于自控能力较弱的中小学生,家长应告诫孩子音量要小于60分贝,每次使用耳机应小于60分钟;提倡佩戴耳罩式耳机。此外,在地铁站或大街上等噪音较高的地方,最好不要用耳机听音乐。睡觉时不要使用耳机,否则如果听着音乐睡着了,耳朵处于休眠状态所受的损害则会加重。
一定要知道的护耳常识 1.耳朵的清洁 耳朵里有耳垢是一种正常现象,怎么来清洁才是关键。耳垢是一种天然保护外耳道的分泌物,因此每天只要清洗耳廓便可。我们常用棉花棒清洁,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做法,棉花棒会让耳垢更加深入耳孔。 2.掏耳行为使不得 很多人耳朵痒的时候都会掏耳,其实掏耳是一种不好的习惯。掏耳容易导致鼓膜穿孔,易引起感染,患中耳炎,就会影响听力。 3.远离噪音污染 KTV,飞机场,放鞭炮等重大噪音污染的地方最好少去,因为噪声太大容易引起耳朵耳膜受到伤害,久而久之会造成耳朵的伤害。 4.不要长时间戴耳机 常时间戴耳机会导致听力下降,严重的话会造成耳聋。 5.定期检查耳朵耳朵如果有不适感,医院相关科室检查,不能自己盲目的处理。特别是老人和孩子,得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心脑血管病的老人发生耳蜗功能障碍发生率很高的,应及时治疗,防止循环障碍,延缓听力减退速度。医院
耳鼻喉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