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游后4岁孩子突然高烧,发现耳廓里多了一

济南草根新闻xinwen

济南最具影响力自媒体,30万粉丝本地资讯博主,专注济南本地新闻资讯,网罗吃喝玩乐信息,第一时间爆料你不知道的济南事儿!联系

4岁的桐桐突然高烧,且连续多日高烧不退,经医院检查,专家们最终找到了答案——竟然是蜱虫在作怪。

医院传染性儿科。“患儿入院前7天,家人发现其左耳廓有一个类似小黑痣结痂物,当时未引起足够注意。”据市五院感染性儿科主任介绍,3天后,该物体明显变大,外形酷似大蜘蛛,摸上去发软。患儿父母于是将其拔出体外。2天后,患儿突然出现发热、皮疹等症状,便入院治疗。

从院方了解到,患儿与家人周末去郊外游玩,孩子很有可能是在山林间玩耍时被蜱虫咬伤。患儿入院后,医护人员给予患儿清热解毒、抗感染治疗,患儿病情逐渐好转,体温降至正常,皮疹及耳廓红肿均消退。

医生提醒公众,蜱虫多栖息在原野草丛中,市民在野外活动时,最好扎紧裤脚、袖口和领口,尽量别穿露脚趾的凉鞋,饲养的宠物也要勤洗澡。如发现被蜱虫叮咬,切不可硬拔,医院及时将蜱虫取出。

一、病因:由硬蜱或软蜱的口器刺入皮肤后引起

二、皮疹特点:水肿性丘疹或小结节,红肿、水疱或淤斑,中央有虫咬的痕迹。有时可发现蜱。

三、自觉症状:瘙痒或疼痛。

四、蜱麻痹:系蜱唾液中的神经毒素所致,易发生在小儿,表现为急性上行性麻痹,可因呼吸衰竭致死。

五、蜱咬热:在蜱吸血后数日出现发热、畏寒、头痛、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

1、据专家介绍,避免蜱叮咬是降低感染风险的主要措施。他们可喷涂避蚊胺(DEET)等驱避剂,进行防护。

2、如发现蜱附着在身体上,应立即用镊子等工具将蜱除去。因蜱体上或皮肤破损处的液体可能含有传染性病原体,不要直接用手将蜱摘除或用手指将蜱捏碎。

3、蜱可寄生在家畜或宠物的体表。如发现动物体表有蜱寄生时,应减少与动物的接触,避免被蜱叮咬。

4、由于蜱虫主要栖息在草地、树林中,因此外出游玩时最好在暴露的皮肤上喷涂驱蚊液,尽量避免在野外长时间坐卧。注意做好个人防护,穿紧口、浅色、光滑的长袖衣服。蜱虫常会附着在人体的头皮、腰部、腋窝、腹股沟及脚踝下方等部位。

蜱在叮刺吸血时多无痛感,但由于螯肢、口下板同时刺入宿主皮肤,可造成局部充血、水肿、急性炎症反应,还可引起继发性感染。有些硬蜱在叮刺吸血过程中唾液分泌的神经毒素可导致宿主运动性纤维的传导障碍,引起上行性肌肉麻痹现象,可导致呼吸衰竭而死亡,称为蜱瘫痪。多见于儿童,如能及时发现,将蜱除去,症状即可消除。

如果发现蜱虫附着在身体上,应立即用镊子等工具将其除去。因蜱虫体上可能含有传染性病原体,所以不要直接用手将蜱虫摘除或是用手指将其捏碎。可用氯仿、乙醚、煤油、松节油或旱烟涂在蜱头部待蜱自然从皮肤上落下。伤口周围有0.5%普鲁卡因局封,出现全身中毒症状时可给予抗组胺药和皮质激素。

发现蜱咬热及蜱麻痹时除支持疗法外,作相应的对症处理,及时抢救。

最后,我们来看看除了蜱虫,春天带宝宝户外踏青还需要注意什么虫子的危害呢?

1、马蜂

春季是马蜂的活跃期,所以春游踏青时一定要警惕。首先不要招惹它们,以免被“群攻”。如被马蜂“围攻”,千万不要慌张,应立即蹲下,用衣物包住头部。一旦被蜇伤,要设法将毒刺拔出,吸出毒汁,然后用肥皂水。条件许可时,可用5%苏打水或3%淡氨水洗敷伤口,并服用止痛药。如果在郊外没有这些东西,也可用大肖叶、药荷叶、两面针、马齿苋等捣烂外敷。若蜇伤严重,医院治疗。

2、隐翅虫

隐翅虫,又称“影子虫”,因翅膀不易被发现而得名。在自然界中,已知的隐翅虫约有多种,其中,毒隐翅虫因体内有毒液而对人类有一定威胁。它类似飞蚂蚁,且有趋光性,白天一般常见于杂草中,夜间出来活动,夏季和秋季最为常见。

隐翅虫体表没有毒腺,但在被拍死后,体内毒液会流出,这种毒素与皮肤接触后,会导致皮炎。如毒液进入人体,会被皮肤产品过敏反应,所以如果发现皮肤上有隐翅虫,切勿别直接拍死。

(来源:儿童经典阅读)

………………………………………………………………………

免责声明本平台部分文章来源于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让更多人获取需要的资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不确保文章的准确性,如有侵犯您的权益或版权请及时告知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联系关于我们济南草根新闻济南草根新闻







































权威白癜风医院
北京中医白癜风医院研究所



转载请注明:http://www.ddnrq.com/ekcscs/1678.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