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耳廓阻滞的适应证有哪些?
答?:这种局部麻醉技术涉及耳大神经(C1、C2腹侧神经根合并构成)和耳颞神经(下颌神经分支),能够减轻耳窥镜、耳道热消融、外耳道和耳廓手术等操作造成的疼痛,甚至可用于重度中耳炎的疼痛管理。
问?:具体如何操作?
答?:可在手术通路关闭前直接对相应神经以浸润麻醉方式实现。在未开放手术通路时,可通过以下操作进行。
物品&动物准备:备皮、刷洗消毒、无菌/一次性手套、22G-2.5cm针头的注射器、局部麻醉剂
一、两种方式定位
①:动物如果相对较瘦,可直接在喉部触诊到舌骨,舌骨与颅骨衔接处可定位神经
②:触诊寰椎,鼓膜尾侧与寰椎翼腹侧相交处可定位神经
定位成功后可通过此处朝向吻侧方向触诊到垂直耳道。
二、完成对应神经的阻滞
耳颞神经:针尖从定位点扎入,朝向垂直耳道吻侧进针,至颧骨弓后背侧止,如上图。
耳大神经:完成耳颞神经的穿刺后,很容易找到其阻滞位点,它与耳颞神经的位点关于垂直耳道对称,如上图。
注意事项
①:神经相对较浅,定位时建议针头与皮肤成较小角度
②:在每次推注局部麻醉剂之前,均需要回抽注射器确认未在血管内
③:完成阻滞后动物不会眨眼,应每2-4小时湿润眼睛
问?:该技术有哪些局限性?
答?:操作过程可能出现局部血肿;当慢性炎症等因素导致耳道变形时,本技术难以实现;此外,头部神经分布密集,操作过程(尤其在局部麻醉剂注射时)可能损伤面神经和耳睑神经,导致麻痹。
Reference
《SmallAnimalRegionalAnesthesiaandAnalgesia》
《HandbookofSmallAnimalRegionalAnesthesiaandAnalgesiaTecniques》
《BSAVAManualofCanineandFelineAnaesthesiaandAnalgesia,3rdEdition》
J0KERW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