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是主要的听力系统,我们能听到这世界美妙的声音都要通过耳朵,因此我们一定要保护好自己的耳朵。在日常生活中耳朵也经常会出现一些问题,特别是耳朵痛、耳痒。
耳朵痛是怎么回事
耳痛一般指耳内或耳周疼痛,耳部分布着丰富的感觉神经,耳痛可因耳部疾病引起,也有因耳部邻近或神经反射所致的牵涉痛或反射痛。
耳部疾病,包括外耳(耳廓、外耳道)、中耳疾病,临床常由外耳损伤、炎症、异物刺伤、耵聍膨胀嵌顿等所引起。外耳除有充血、水肿外,常伴有张口咀嚼障碍以及耳屏压痛或耳廓牵拉痛,中耳炎及其并发症或中耳癌肿引起的耳痛却并无上述外耳痛的体征,此类耳痛又称为原发性耳痛。
由于邻近或远离器官的神经反射所致的耳痛,如口腔科的阻生齿、龋齿、错位咬合、颞颌关节炎,咽喉部的急性扁桃体炎、扁桃体周围肿胀、扁桃体手术后、溃疡或恶性肿瘤,颈性骨关节炎以及小儿上呼吸道与消化道疾病都可以起牵涉性耳痛,经三叉神经、舌咽神经、面神经、迷走神经及颈神经的分支将疼痛反射到耳部,这种耳痛又称为继发性耳痛。
耳朵痒是怎么回事
耳朵痒的原因有很多,如皮肤湿疹、霉菌感染、刺激或耳道进水没干燥耵聍被泡胀等。这些疾病与症状都可以引起耳痒。
外耳道分泌物:常见的为外耳道耵聍栓塞,可引起耳痒、疼痛,可伴有听力减退、耳鸣,甚者眩晕,多于洗澡后或是进水后加重。检查可见外耳道有多少不等的分泌物。
外耳道炎:弥漫性慢性外耳道炎时,患者可有外耳道发痒,少量渗液。检查可见外耳道皮肤增厚、皲裂、脱屑,甚至分泌物积存。
外耳道湿疹:急性外耳道湿疹时,患者可有耳朵极痒,伴有烧灼疼痛感。检查可见皮肤呈红斑或粟粒状小丘疹,破溃后可流出黄水样分泌物,表皮糜烂,有时为黄色痂皮覆盖。继发感染时,可出现渗液增多,疼痛加重。
外耳道真菌病合并感染:一般有耳内发痒及胀闷感,有时奇痒,以夜间为甚。合并感染者可引起外耳道肿胀、疼痛和流脓。检查可见外耳道和鼓膜覆盖有黄黑色或白色粉末状或绒毛状真菌。
预防保健
耳朵痒多因挖耳损伤外耳道皮肤、异物入耳或受到药物刺激、化脓性中耳炎的脓液刺激等原因引起。因此,预防耳朵痒应做到:
1、应戒除挖耳的不良习惯。挖耳不但损伤皮肤引起感染,而且经常刺激皮肤还容易生长"外耳道乳头状瘤",使耳道经常出血,甚至影响听力。
2、要防止污水入耳。在洗头、游泳之前可以用特制的橡皮塞或干净的棉球堵塞外耳道。
3、医用镊子、窥耳镜等必须严格消毒。
4、患病之后,要注意保持耳内干燥洁净。
5、要防止小孩注意口涎、眼泪的侵入。
6、洗澡、理发、浴身,注意防止污水入内。
7、患病之后禁止游泳。
医院坐落于昆明市学府路1号,小菜园立交桥中石油加油站旁,耳朵痛、耳朵痒说明耳朵已经有了问题需要及时检查治疗,对于耳鼻喉你还有任何疑问可拨打-与我院专家交流沟通。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