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妈妈在我们的眼里
犹如超人般的存在——
怕黑时,她是照亮前路的那一束“光”
生病时,她给予我们无微不至的关怀
无助时,她是隐藏身后的那一股力量
孤单时,她是回头即见的那一个身影
……
本以为她将护我们一生周全
殊不知这位看似万能的“超人”
也竟有变老的那一天
驼背、腰痛、头痛、脚痛、晚上睡不着……
各种毛病接踵而来
"以前是您护我从幼苗长成参天大树
如今换我陪着您,安度余生岁月
百善孝为先,作为儿女的你,是否真的了解母亲的身体?你又可曾想到她或许为了不让你担心,一直默默承受着什么样的病痛?
以下几项中老年女性常见病及中医预防与治疗方法,值得花5分钟,细细研读。
就算是,为了妈妈。
偏头痛都说“偏头痛”不是什么大病
但痛起来却能“要人命”
偏头痛一旦痛起来,到底能痛到什么程度?相信曾经患过的人都深有体会:偏头痛发作时,真如刀割般让人难以忍受。
而许多人不知道的是,在人体穴位“宝库”里,有那么一个治疗偏头痛的“特效穴”,那就是我们的“率谷穴”。出现偏头痛时通过按摩率谷穴,可以有效治疗偏头痛,缓解疼痛。
率谷穴位于头颞部、耳廓尖上方,耳尖直上入发际5厘米处。
为什么按摩率谷穴有治疗偏头痛的效果?
率谷穴是足少阳胆经上的腧穴,有降浊祛湿、疏风活络、镇静止痛、平肝熄风的作用。中医认为,头者为诸阳脉之所聚。胆经是一条少血多气的经络,于头部两侧循行。肝胆互为表里,若肝气郁结,胆经则易瘀滞堵塞。当胆经气血不通时,清者不升、浊者不降,则发为头痛。是以治疗偏头痛,首先应疏通胆经。
而在晚上23点到凌晨1点之间,是胆经气血运行最为旺盛的时候,经常偏头痛的患者可在这一时间段按摩率谷穴,让胆经气血顺畅,缓解偏头痛,可有效治疗偏头痛。
睡眠障碍据调查显示,当下许多中老年人尤其中老年女性都患有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如果这一现象长期得不到改善,将严重影响到身体健康。
睡眠障碍,主要都有哪些表现?
入睡困难,比如超过30分钟仍未睡着;易醒,整夜觉醒在2次以上;早醒,经常凌晨四五点就睡醒;睡眠质量下降和总睡眠时间减少;伴有日间功能障碍和睡眠感的缺失……
西医治疗失眠主要是通过服用抗焦虑药和安眠药,虽然有一定的效果,但如果长期服用,患者会产生一定的药物依赖,此外还会伴有头昏、乏力、口干、多汗、心悸等副作用。
中医认为,失眠是由于情志不畅,饮食内伤,或病后年迈,禀赋不足,心虚胆怯等病因,引起心神失养或心神不安。对于失眠,中医有许多独特的方法,比如清心安神或养血疏肝的中药汤剂、中药泡脚、穴位贴敷、耳穴埋籽、经穴按摩……均能有效改善睡眠质量。
以下习惯,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
1、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建议每天保持在同一时间睡觉和起床,尽可能保持睡眠规律,形成良性循环。
2、睡前务必放松心情:睡前不要看一些比较激烈的影视剧、竞技比赛等节目,可以听一些舒缓的音乐,让大脑进入一个安静状态。
3、睡前切忌饮食过饱或过饥,也不要喝刺激性饮料如咖啡、浓茶,可以喝一杯牛奶,有助于睡眠。
4、适当运动:对于中老年而言,白天进行适当运动可以提高身体能量消耗,使身体处于疲劳的状态,有助于晚上更快速入睡。
乳腺增生乳腺增生是女性常见的乳房疾病,如果不幸患上乳腺增生,该如何进行预防和治疗?
中医认为,人体各器官和部位在足部都有着相对应的区域,可以反映相应脏腑器官的生理、病理信息,按摩刺激这些反射区可以调节人体各部分的机能。而乳腺反射区位于脚背上,是第三、四趾缝下缘的一片圆形区域,经常按揉可以有效预防乳腺增生。
俗话说,“通则不痛,痛则不通”,用力按一下这个区域,不痛则乳腺没有问题;明显感到疼痛,甚至可以触摸到小硬块,则极有可能有乳腺增生。若中心点偏左侧位置按揉疼痛,说明乳腺问题较轻,若第三、第四趾下方位置疼痛,则增生严重,因为这里属于淋巴组织,如患有疾病更易扩散,要经常按揉。
具体按摩方法:每日睡前以40℃左右温水泡脚15分钟,擦干后取舒适体位,左手抱足,在乳腺反射区从脚趾位置用力往下按,至少按摩5分钟,每日一次,一般坚持一个月左右,乳房胀痛即可有明显缓解。坚持按摩,有硬块的会渐渐消失,月经量会有变化,经期会有血块排出,这些都说明乳腺问题在改善。
需要注意,双脚上都有乳腺反射区,位置相通,两边都要按摩,但月经期及前后三天不建议操作。对较严重的乳腺增生,还需配合一定的药物治疗及保持心情愉悦舒畅。
骨质疏松随着年龄的增长,有些疾病总会“不请自来”,骨质疏松症就是其中之一。
从中医理论来看,引发骨质疏松的关键原因在于“肾虚”和“脾虚”。中医认为,肾藏精,主骨、生长发育与生殖。人过中年,肾气由盛转衰,往往会出现肾虚、元气不足的情况。骨骼的生长、发育、修复均依赖于肾气的充盈、滋养与推动,肾气虚少,骨髓来源不足,不能滋养骨骼,便会出现骨质失养,引发骨质疏松。此外我们平时吃的食物,都要依靠脾的运化、传输功能,才能把营养物质运送至全身。因此脾胃功能旺盛,机体消化吸收好,才能化生气血、津液等,营养脏腑、筋肉和四肢。反之若脾胃虚弱,功能衰退,则会使气血生化不足,进而影响肾脏所“掌管”的各种功能正常运行。
骨质疏松分为低骨量、轻度骨质疏松、中度骨质疏松和重度骨质疏松四个阶段。一般情况下,前两个阶段临床症状并不明显,通过多运动、多吃补钙食物即可调理。到了中度骨质疏松时,就应采取药物治疗,常用的药物有杜仲、白术、巴戟天、鹿茸等。
对于预防骨质疏松,日常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多晒太阳。每天晒太阳能使身体产生维生素D,有助于调节钙的吸收和协调神经肌肉。
适当运动。坚持每周3~5次、每次半小时以上的运动,可以减少骨骼中钙质的流失。
多吃补钙食物。比如牛奶、奶酪等奶制品,以及海带、紫菜、虾皮、豆腐、鸡蛋、蘑菇等含钙高的食物。
中药入菜。在菜肴中加入鹿角、仙灵脾、肉苁蓉等中药制成药膳(每次选择1~2种,每种3~4克),有助于增强人体对钙质的吸收能力。
改掉坏习惯。吸烟、酗酒对骨骼的伤害非常严重,若要骨骼健康,必须改掉这些恶习。
穴位按摩。从补肾健脾入手,穴位主要有脾俞、肾俞、关元、合谷、曲池、关元、命门、三阴交等,可用手肚轻揉或手掌反复揉搓的方式进行。但要注意避免重手法和长时间按摩,否则容易发生软组织挫伤,甚至骨裂、骨折。
日常防护。雨天、湿地板上行走要穿防滑鞋,防止滑倒引起骨折;行走时步子不宜过大、过快,防止跌倒引起骨折;运动时少做超负荷动作等。
中老年女性常见疾病不容忽视
为生命健康需提前预防与及时治疗
勿待“子欲养而亲不待”
愿天下母亲
平安喜乐
一生顺遂
内容来源
稿件部分内容根据人民网、央视网、扬子晚报、中国妇女报相关文章编辑整理
声明:
1.如需转载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