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妈妈注意啦赶紧看看宝宝耳朵上有没

安乡人必看:开业碰上双节,这家知名品牌店要搞大事了

你家宝宝耳朵旁边有这样的小洞吗?

网络配图

老一辈的人把它叫做“仓眼”,

认为有这个小洞的孩子是

“富贵命”,

将来吃穿不愁。

也有人叫它“聪明孔”,

认为这个孩子以后会很聪明。

注意,

耳朵上的这个孔,别乱碰!

一位婆婆因无知,用手挤压了“富贵孔”

让8个月大的宝宝面临手术!

↓↓↓

1

耳边两个小洞,挤出白色分泌物

今年1月,庄女士生下嘉嘉。几天后,庄女士发现,嘉嘉两只耳朵边上都有一个针尖大小的洞。当时她还挺担心,但婆婆告诉庄女士,这叫“聪明孔”,是孩子聪明有福的象征。婆婆的话让周女士吃了一颗“定心丸”。

快满6个月时,嘉嘉右耳边的这个小洞肿起了一小块,摸上去还硬硬的。而且嘉嘉总觉得耳朵不适,一直用手去抠耳朵。周女士的婆婆无意间用手挤了一下这个小洞,挤出白色分泌物,还有臭味。分泌物挤出后,凸起好像变小了,从此周女士的婆婆当起了嘉嘉耳朵的“清洁师”。

结果8个月时,耳朵两边小洞都肿了起来。这时,周女士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赶紧把嘉嘉带到温医大附二院耳鼻喉科检查。耳鼻喉科主任陈波蓓说,嘉嘉如果出现严重的红肿发炎,就需要进行手术,但手术涉及全麻,而嘉嘉还只有8个月。

2

耳朵旁边的小洞到底是怎么来的?

耳朵旁边的小洞,在医学上称之为耳前瘘管,它是在胚胎发育期,发育成耳廓的第二鳃弓的耳廓原基在发育过程中闭合不完全所致。通俗地说,就是胚胎时期,耳朵上应该闭合的地方没有闭合好,留下了小孔。而这个小孔可能是单根管道,也可能是多根管道,通往耳道,甚至是耳后部位。

“耳前瘘管的发病率还挺高,而且有家族遗传性,通常男孩子的发病率比女孩子更高。”

耳前瘘管的孩子一旦发炎感染,孩子需经常换药,又麻烦又痛。

最重要的是,就算这次感染控制住了,后面还很容易再次感染,且每次复发,创面会逐渐增大,后期再做手术也更困难。

3

大部分不会发炎,少数发炎的原因

大部分孩子不会发生炎症感染,发生炎症感染的是少数,主要和四个方面的因素有关:

●瘘管不通畅

耳前瘘管其实和我们正常的耳道差不多,里面的上皮组织会脱落,皮脂腺分泌,会产生分泌物(耳屎)。有些宝宝的耳前瘘管不通畅,堵住了,瘘管内的分泌物不能及时排出来,时间长了,容易成为细菌繁殖的温床,引起瘘管发炎。

●瘘管的内分泌物特别多

有些宝宝瘘管内的皮脂腺分泌特别旺盛,产生的分泌物也别多,即使瘘管是通畅的,但是分泌物来不及排出去,也容易引起感染。

●宝宝抵抗力比较差

1~3岁的宝宝由于身体的免疫系统发育还不完全,抵抗力相对较差,发生感染的概率也更高。冷热交替的季节,更容易发生耳前瘘管感染。

●大人硬挤压分泌物

很多爸妈不知道宝宝耳朵上这个小洞为啥会有分泌物,闻闻还有点臭臭的,一心想要弄干净,就用手硬挤,结果悲剧了。

挤压耳前瘘管,相当于把原来相对平衡的状态打破了,原本管道是通畅的,但受到外力挤压后,反而把管道压扁了或是变形了,导致管道堵住,管道内的分泌物无法排出去,然后就很容易发炎。而且,挤压还会导致炎症扩散,加重发炎、感染的症状。

有的大人挤压宝宝耳朵上的小洞时,还没注意清洁手,带有细菌,一接触,免疫力弱的小宝宝就“中枪”了。

那为什么耳洞分泌物是臭臭的呢?这大多是细菌发酵造成的,这时如果大人再硬挤压,就可能导致皮肤破损,更容易发炎了。

4

想要宝宝不吃苦,预防发炎是关键

正确护理有耳前瘘管的宝宝,预防不发炎:

●千万不要用手去挤压、抓挠

要经常帮宝宝清洁小手,宝宝好动,摸来摸去,很容易沾上细菌,如果这时候他因为耳朵痒,乱抓一气,就有可能把细菌带进耳前瘘管,导致感染。有分泌物流出时,用干净的棉签轻轻擦干净就好了。

●正确清洁宝宝的耳朵

平时,不用刻意每天都清洗宝宝耳朵,只要一周一两次,用清水轻轻地清洗宝宝耳朵后擦干。或者用棉签蘸上清水,轻轻地擦洗。

医生表示,只要没有发生感染,游泳、洗澡都是不影响的。但是一旦发生过感染,感染部位要尽量少碰水。平时也要注意保持耳部干燥,洗澡或游泳后,用干棉签轻轻擦干。

●一旦出现异常,医院

如果耳朵上的小洞出来的分泌物比平时多了,红肿,或者宝宝莫名多了去抓耳朵的动作等,爸妈千万不要自己随便处理,医院看!

细菌感染的速度快,医院越好,及早控制发炎。如果医生建议动手术的话,爸妈一定不要拖着。

●让宝宝学会自我保护

医生说:他们曾遇到过用细针头、牙签等,塞入耳前瘘管的孩子。宝宝对“洞”的想象力有时候真要吓死人了!

所以,等宝宝大一点,不妨告诉他这个耳洞的真正原因,让他不会因为不懂而好奇自己为什么耳朵上有个小洞,学会自我保护。其实保护好了,大多数人都不会有出现严重发炎和不舒服的。至少,我们这代人做父母,不会再跟宝宝说,这个耳朵上天生的小洞是“聪明孔”、“富贵仓”了吧。

还要提醒大家的是,除了最常见的耳前瘘管,身体其它部位的小洞也有可能是“瘘”(先天没长好):比如腮瘘(一般在胸部锁骨以下)。还有甲状舌骨瘘,位置一般在脖子前面正中线(从颈部舌骨到胸骨上面)。

这些“小洞”非常容易被忽视,但平时可能都有黏性分泌物,要好好护理,一医院处理。

来源:温州日报、育儿孕婴网亲子妈妈帮

转发是对我们最大的支持

赞赏

长按







































北京比较好白癜风专科
北京最好的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ddnrq.com/ekcszd/10127.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