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大家都知道对吧,艾灸的治疗功效是非常好的,是现在最流行的养生保健的一种方式。现在夏天了,部分人都出现了体内虚火旺盛的情况,导致食欲不振,而在夏天进行艾灸治疗也是最好的,那么你知道夏天艾灸可以治疗哪些疾病吗?下面就让中心医生们告诉你吧!
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冬病夏治”,这是中医理论.中医认为,阳虚、气虚人群更适合进行针灸疗法。生病的人大多属于阳虚体质。艾叶是温性的,属于纯阳之物。艾灸能够温通经络,祛除寒湿,补益人体阳气。夏天又正好是自然界阳气最重的时候,两者的阳热合在一起,温补的作用更强。所以在夏季大自然阳气最盛的时候艾灸,补益的效果能够达到最佳。
艾灸对健康和防治疾病有哪些帮助呢?
1、有温经散寒之功效。通过对一些经络穴位的温热性刺激,可以达到温经散寒的目的,整个艾灸可以加强机体气血运行,能达到临床治疗目的。所以,艾灸法可用于血寒运行不畅,对于止腹泻的效果也是非常的显著。
2、可以行气通络。我们知道血为气之母,气为血之帅,艾灸有打通气血的功效,根据中医的穴位进行艾灸,可以起到调和气血,疏通经络,平衡机能的作用,在中医临床上可用于疮疡疖肿、冻伤、癃闭、不孕症、扭挫伤等,效果非常好。
3、预防传染病。艾草的味道也比较独特,可以预防蚊虫的叮咬,预防疟疾和大脑炎,黄帝内经里也曾经记载过,艾灸可以预防狂犬病。
4、调节免疫。艾灸可以起到调和气血,疏通经络,平衡机能的作用,因此,它可以调节我们的免疫功能,增加抵抗力和免疫力。如果小孩子提抗力比较弱,可以采取艾灸的方法。
艾灸治疗病症方法
治哮喘
伏天艾灸效果更好,每个伏天的第一天开始艾灸,直到三伏结束。穴位分别是夹脊穴(第1胸椎至第5腰椎之间)、大椎穴(第7颈椎下凹陷中)、陶道穴(第1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治失眠多梦
百会穴(两耳之间头顶正中线)、四神聪穴(百会前、后、左、右各开1寸处)、印堂穴(两眉之间)、太阳穴(耳廓前外眼角延长线上方)。每天对这几个穴位艾灸2次,每次10-20分钟。
治腹泻
夏季因为饮食不注意或腹部受凉,经常会出现腹泻,对相应的穴位进行艾灸可健脾益胃、补中益气、保暖治寒。这几个穴位分别是:中脘穴(脐中上4寸)、建里穴(脐中上3寸)、足三里穴(外膝眼下3寸,胫骨边缘)。
治胃痛
选准穴位后,点燃药用艾条,在中脘穴(位于腹正中线脐上4寸处)、一侧足三里穴上各悬灸10分钟,以穴位上皮肤潮红色为度。胃痛可立即缓解。使用时要注意力集中。
治面部皱纹多
临睡前,将艾条一端点燃,对准面部的穴位,约距穴2~3厘米左右选进行熏灸,每次选2~3个穴位,各灸5分钟左右,至皮肤产生红晕为度。鱼尾纹多,选太阳、丝竹空;额纹选阳白、印堂;笑纹选地仓、下关、颊车。或将盐末填平脐孔,切取0.3厘米的鲜姜1片,中心用针穿刺数孔后置于脐上,姜片上置中艾炷(如黄豆大)点燃施灸。至艾炷全部烧完再换一艾炷,每次3~5壮,至局部皮肤产生潮红为度,每晚1次。
(养生)
治面瘫
用隔姜灸法,即取新鲜生姜切0.2厘米厚的姜片,上用针刺数孔,将艾炷置于姜片上点燃,在患侧的阳白、颊车、地仓、颧髂及四肢双侧的合谷,足三里穴,每穴施灸3~5壮,施时局部灼烫时,将姜片提起片刻再放下,反复几次,直至艾炷全部烧完。每晚卧前施灸1次。
治牙齿松动
每晚临睡时,端坐凳上,将艾条点燃后,在下肢的绝骨、涌泉穴上悬灸,每穴2~3分钟,至局部出现红晕,再请家人帮助,施灸肾俞、大杼穴,每穴2~3分钟,至局部出现红晕。农历每月前2日下午5时~9时施灸。补肾益精,强骨固齿。
治雀斑
以艾条点燃后,熏熨合谷、曲池及面雀斑处,使局部有温热感,皮肤出现红晕为度,施灸时,尤其面部要小心艾灰掉落,灼伤皮肤,每晚或隔日晚上施灸1次。通经活血,防治雀斑。
治眼睑下垂
用艾条点燃后,在上眼睑至前额部来回悬灸,至局部红晕,自觉温热舒适,施灸20分钟左右。施灸时小心艾灰掉落烫伤皮肤。每晚1次,10次为1疗程。
治面部虚胖
每晚临睡前,将艾条点燃,端坐床前,分别灸足三里、天枢、中脘穴,每穴悬灸5分钟左右,局部出现红晕,自觉温热舒适感。益气健脾,养血容颜。
治痤疮
将艾条点燃后,在面部颧骨、下关、巨骨、迎香等穴上施灸,距穴约1~2厘米,每穴灸2分钟,至局部皮肤出现红晕为度。
结语:以上就是佛山市新希望康复中心为您介绍的关于夏天艾灸的相关内容,冬天疾病夏天来治这是最好不过的了。夏天艾灸不易烫伤自己,治愈疾病的几率也大一些,所以大家可以到我中心进行艾灸治疗!-
九子唐艺术:专业制作中外名画的瓷板衍生品,瓷板尺寸可按照客户要求定制,并可安装各种中式实木框,艺术框,实木屏风和背景墙。什么叫白癜风白癜风药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