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让你听见地铁广播,索尼给耳机挖了个洞

索尼『LinkBuds』并不是一款适合所有人的真无线耳机,所以任何关于『LinkBuds』与『AirPods』哪款更好之类的问题,其实不具备讨论意义,它们根本不是一个位面的产品。就像自行车与滑板车,都是移动工具,但就能彼此取代吗,还真不一定。

关于『LinkBuds』的佩戴、音质、功能性等初步体验,之前已经用知乎回答的形式分享过,可以点击这里前往了解,就不再赘述。这次想聊一聊,到底哪类人群会更适合入手『LinkBuds』,或者说,你真的需要它吗?

01

想清楚一件事

也许你并不想被打扰

索尼『LinkBuds』的设计初衷,就是为了以一种主动的方式,将周围的环境音一并收入耳朵内,这一过程是无法取消的,所以你可以理解为「全时段%真实通透模式」。

当然,这是一种高情商叫法,说白了就是%漏音。而与一般俗称的平头塞不同的是,索尼独自开发的环形振膜可以最大限度收入环境噪音,同时又确保正常的声音表达不受影响。

这应该就是目前地球上,

通透模式的极限表现吧!

回到标题上,你真的希望被这一地表最强且无法关闭的通透模式所打扰吗?

也许不会,也许会。

不要有侥幸心理。在%漏音的情况下,如果是以保护听力为前提,音量不超过50%的状态,你在嘈杂的街上、安静的地铁车厢、人流密集的商场内,都不可能听清楚耳机里的音乐。那时,音乐就只是一段BGM,稍有走神就会消失得无影无踪。

02

通透模式

是不是大于一切?

问自己一个问题,对你来说耳机的通透模式是不是大于一切,重要性甚至超过降噪?

因为『LinkBuds』独特的结构,注定了它并不是用来享受音乐的,而是用来在听音乐的同时完成高频次的对话,比如办公室,比如亲子互动,比如你身边的女朋友,任何当你被打扰但不愿摘下耳机的时候。

通透模式固然很好,可它存在一定缺陷。基于麦克风收集+振膜单元反馈的原理,环境音的信息量被大幅压缩。虽然日常对话不会有任何影响,但遇到需要时刻留意喇叭鸣笛等警示音的户外环境,很难%信任通透模式。

『LinkBuds』没有这样的问题,它对周围环境音来者不拒。当你戴上它开启音乐,音乐和环境音是以一种对等的关系传入你的耳朵,区别仅在于究竟是音乐更响,还是环境音更响。

对『LinkBuds』的最佳应用场景,就是外出导航。无论是驾车还是骑车,它可以让你的听觉随时暴露在周遭的环境中,同时也不会错过来自手机的语音提示,怪不得有评论称超适合滴滴司机。如果戴着『LinkBuds』还会错过来自街上的警示音,那一定不是耳机本身的锅了。

但这也会带来一个新的问题,是否会产生听力损伤?在嘈杂的户外,要想听清音乐就必须加大音量,这本身与主动降噪耳机的主流设计初衷相悖。在索尼的官方介绍中,声称『LinkBuds』的声压设计符合欧盟声压标准EN-2,该标准定义了耳机的最大声压不得超过dB。这一声压级是什么概念呢,大概是空压机和电锯产生的噪音级别。

一般人耳在接收到80至dB的声响后,中耳的肌肉会紧张,降低听小骨的灵活性和向内耳传播声音的能力,以保护听力。虽然实际使用中,很少会将耳机音量开到最大,但『LinkBuds』的特殊结构是否会引导人们不自觉开启比日常更大的音量,这个还有待检验。

以上,就是「通透模式压倒一切」的代价。如果你能想清楚这些并接受这一切,那恭喜你,『LinkBuds』在向你招手~

03

花点时间学佩戴

然后把任务都丢给AI

『LinkBuds』的佩戴挺一言难尽的,并不是说它不舒服,而是你的肌肉感知和耳朵本身都得花点时间去适应它。在最初的一段时间,佩戴非常膈应,左耳很舒服但右耳总有些挤挤涨涨,忍不住动手去调,但越调越不对劲。

后来总结出一个经验,随缘!不要去想别的,只要佩戴牢固,晃头不掉,就是正确的姿势。慢慢地,你会发现『LinkBuds』自己就开始与耳朵无缝贴合,然后就……挺舒服的。尽管什么整日佩戴,都是扯淡。

每个人的耳廓形状不同,相信你也能找到自己的黄金C位。

『LinkBuds』的功能性很丰富,明显对标了自己家的四代降噪豆,比如智能免摘、自适应音量控制等,AI自动方面给到的便利性还蛮足的,整套系统很成熟,几乎看不到槽点。至于开与不开,简单谈谈我的看法。

下方内容可左右滑动

智能免摘

建议:按需开启

挺厉害的功能,侦测非常准确。只要一讲话,就会主动暂停音乐。在一些不用频繁交流的场合,建议开启,可调节灵敏度和音乐自动恢复间隔。

自适应音量控制

建议:户外开启

很人性化,户外的表现相当稳定,但如果是音量起伏比较大的室内,有时会过于灵敏。可以与智能免摘功能配合使用,避免影响人际交流。

DSEE数字声音增强引擎

建议:开启

索尼祖传技术了,用插值算法补偿失去的高频细节。虽然耗电且提升几乎不可闻,但脑放的效果是不能用性价比来衡量的。(笑~)

?

?

?

你完全可以放心地把自动化任务交给AI,自己只需完成佩戴工作。广域点击也是真的好玩,既安全又高效,一直对敲打耳塞的动作表示不理解……强烈要求在地球上所有的真无线耳机上加以普及。

『LinkBuds』完全舍弃了隔音,将技能点全点在了「通透」二字上。作为一名偏科选手,成果竟然还相当不错,颇有汪达怀斯的即视感,蓝染直呼内行……

不知道为什么

就想起了这家伙~

04

总个结吧

它并非一时兴起的产物

『LinkBuds』可能是索尼这几年来,发表过的最有意思的一款产品。有想法,有技术,有魄力,有极客的几分意味在。面对一个小众又小众的市场,索尼没有回避而选择硬杠,表现还可圈可点,值得一丝掌声与喝彩。

不过正如开头所说的,『LinkBuds』并不适合所有人。它的存在就像星巴克里循环播放的BGM,悠扬不吵闹,不打断你的思绪,就是那种程度。如果你想要越雷池一步,试图让音乐取悦自己,那『LinkBuds』并不适合你,或者此时需要另一款耳机来满足你的要求。

PS.

盒子真小啊

亲肤质感

拿在手上把玩都很有味道呢

alsed

除了写字,一无是处




转载请注明:http://www.ddnrq.com/ekcsyf/1528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