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廓狐—青丘—九尾狐
-上篇-
?.?~?..?
点击一下,听晓光讲历史
耳廓狐是世界上最小的犬科动物之一,生活在非洲北部和西亚沙漠一带,是最小的狐属动物,和小猫一般大小。它的耳朵有15厘米长,这是在长期的自然选择中逐步形成的,以耳朵散热来适应沙漠干燥酷热的气候,同时还能对周围微小的声音迅速做出反应。
耳廓狐的耳朵与躯体的比例在食肉动物中首屈一指,没错,这小家伙是吃肉的。
耳廓狐非中国本土狐狸,在传说中中国的狐狸似乎都来自于青丘,比如影视剧《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中的白浅和凤九,而“青丘”这个地名则出自中国志怪古籍《山海经》,其中《南山经》有云:“又东三百里,曰青丘之山。其阳多玉,其阴多青雘(huò)。有兽焉,其状如狐而九尾,其音如婴儿,能食人,食者不蛊。”
至于“青丘”大概的位置,从《山海经·南山经》、《山海经·海外东经》《山海经·大荒东经》等篇推下来,它是东海外的一个国家,现在的普遍说法是在山东,当然有些事也不能太较真。
-《山海经》-
狐狸毛茸茸的,很多都憨态可掬,看看耳廓狐就知道了,可为何在中国民间狐狸就成了害人的了呢?其实一开始也并非如此。
-《疯狂动物城》中的芬尼克-
以九尾狐为例,在《吴越春秋·越王无余外传》和《白虎通》等书上记载,九尾狐是东方九夷族的婚姻神(同时也是图腾神),其“九尾”乃是王者的标志和子孙繁盛的象征,或许还代表着东夷部落联盟是由九个部落组成的。
-《白虎通》-
《山海经》说它“能食人”,表明它在威胁敌人、保护本部族安全方面具有神性,而“食者不蛊”,是说吃了它的肉可以不受邪气的侵害,而这些显然与九尾狐图腾信仰有关,相信九尾狐具有辟邪的魔力。
因此九尾狐的出现意味着天下太平,子孙昌盛,特别是在汉代石刻画像砖上,九尾狐属四瑞之一,常和白兔、蟾蜍、三足乌并列于西王母座旁,以配神的姿态出现
当然在《山海经》也有西王母,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王母娘娘”,只不过她的“造神”过程最晚在战国时期才完成,如此算来,我国神仙系统里大多数的成员应该还是很“年轻”的。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