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然白露,秋意浓

治疗头部白癜风的有效偏方 http://m.39.net/pf/a_4658918.html
《南湖晚秋》

(唐·白居易)

八月白露降,湖中水方老。

旦夕秋风多,衰荷半倾倒。

手攀青枫树,足蹋黄芦草。

惨澹老容颜,冷落秋怀抱。

有兄在淮楚,有弟在蜀道。

万里何时来,烟波白浩浩。

今年白露时间:年9月8日06:59:33

农历年7月26日星期二

白露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五个节气,当太阳到达黄经度时为白露。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八月节……阴气渐重,露凝而白也。”天气渐转凉,会在清晨时分发现地面和叶子上有许多露珠,这是因夜晚水汽凝结在上面,故名。古人以四时配五行,秋属金,金色白,故以白形容秋露。进入“白露”,晚上会感到一丝丝的凉意。

物候

鸿雁来:鸿大雁小,自北而来南也,不谓南乡,非其居耳。详见雨水节下。

玄鸟归:玄鸟解见春分,此时自南而往北也,燕乃北方之鸟,故曰归。

群鸟养羞:三人以上为众,三兽以上为群,群者,众也,《礼记》注曰:“羞者,所美之食。”养羞者,藏之以备冬月之养也。

天气

植物开始有露水进入白露节气后,夏季风逐步被冬季风所代替,冷空气转守为攻,暖空气逐渐退避三舍。冷空气分批南下,往往带来一定范围的降温幅度。人们爱用“白露秋风夜,一夜凉一夜”的谚语来形容气温下降速度加快的情形。

俗语云:“处暑十八盆,白露勿露身。”这句话的意思是表示,处暑还会热,每天需要用一盆水洗澡,在过了十八天,到了白露节气,就不能赤膊露体了,会着凉受寒。

食疗

白露即为典型的秋季气候,容易出现口干、唇干、鼻干、咽干及大便干结、皮肤干裂等症状。预防秋燥的方法很多,可适当地多服一些富含维生素的食品,也可选用一些宣肺化痰、滋阴益气的中药,如人参、沙参、西洋参、百合、杏仁、川贝等,对缓解秋燥多有良效。对普通大众来说,简单实用的药膳、食疗似乎更容易接受。

春捂秋冻

春捂秋冻是一条经典的养生保健要诀。当然,秋冻并非人人皆宜。糖尿病患者最好不要秋冻。除此之外,像体质较弱的老人和儿童、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哮喘病患者和关节炎患者都不适合“秋冻”。

清茶

到了白露节气,秋意渐浓。旧时南京人十分重视节气的“来”和“去”,逐渐形成了具有南京地方特色的节气习俗。

米酒

资兴兴宁、三都、蓼江一带历来有酿酒习俗。每年白露节一到,家家酿酒,待客接人必喝“土酒”。其酒温中含热,略带甜味,称“白露米酒”。白露米酒中的精品是“程酒”,是因取程江水酿制而得名。

农事

这一时节冷空气日趋活跃,常出现秋季低温天气,影响晚稻抽穗扬花,因此要预防低温冷害和病虫害。

白露养生按摩篇

1泡脚搓耳

坚持晚上泡脚,用温热的水泡,水要没过脚腕,时间在15到30分钟,泡到身体微微发热最好。

泡脚的同时把耳朵和腰部搓热,肾开窍于耳,而且耳朵有密集的反射区,联系着全身每一个器官,所以常搓揉耳朵是一种很好的养生方法。

按摩耳朵的方法:双手掌轻握双耳廓,前后揉搓49次,使耳廓皮肤略有潮红,局部稍有烘热感为度,每日早、晚各一次。搓后顿有神志。

2按摩涌泉穴

坐在床上,脚心相对,按摩两脚心涌泉穴。

涌泉穴:位于足前部凹陷处第2、3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三分之一处。

该穴是肾经的起始穴,这样可以连通肾经,然后双手握住小腿肚的肌肉,稍用力向外翻,让双手尽可能大面积地握住小腿肚肌肉,向外上方边翻边按摩,反复操作就把整个小腿肚的肌肉从上翻到下,从下翻到上,直至小腿发热为止。

3艾灸

白露时节,还要多灸肝俞和其它木穴。加上冬季预防阳虚,可灸肾俞、关元穴、神阙穴、足三里。

肝俞穴:在背部,当第9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此穴可以疏肝利胆、降火、退热、益肝明目,有散发肝脏之热的功效。

木穴:在掌面食指之内侧。此穴具有清利头目,开窍疏肝的作用。

肾俞穴:在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此穴可以增加肾脏的血流量,改善肾功能。

关元穴:在脐下三寸处。此穴具有培元固本、补益下焦的功效。

神阙穴:即肚脐。此穴是人体生命最隐秘最关键的要害穴窍,是人体的长寿大穴。

足三里: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此穴是一个能防治多种疾病、强身健体的重要穴位。

白露养生食物篇

莲子百合煲

清润肺燥,止咳消炎。

柚子鸡

补肺益气,化痰止咳。

银杏鸡丁

补气养血,平喘止带。

香酥山药

健脾胃,补肺肾。

(来源于网络)

明伦书院

读书论道游历天下

--

国学网站:


转载请注明:http://www.ddnrq.com/ekcsyf/1143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