冻伤的野外救护措施:原则“尽快脱离低温环境,保暖。”
1.一度冻伤,可让自己主动活动,并按摩受冻部位,促进血液循环。可用热水(不能太烫)浸泡,再涂以冻疮膏即可。
2.二、三度冻伤,应尽快脱离低温环境,保暖,促进肢体复温,不可用雪擦、火烤或温水浸泡,否则会加重冻伤。
3.二度冻伤的水疱可在消毒后刺透,使黄水流出再包扎,伤口已破溃者按感染伤口处理。
4.多喝热饮料(姜糖水、感冒冲剂),如疼痛可服2片去痛片治疗。
5.除去湿的衣服,进入睡袋保暖。
6.用温水轻轻地清洁伤处,由于解冻的伤处很疼并且皮肤及肌肉有可能失去知觉,所以要格外小心。
7.确使伤处完全干燥(包括趾间)。有创面的用消毒棉花,无创面的用干净、松软的棉垫子包裹保护伤处并保温。 冻伤急救注意事项
冻伤急救时,若一时无法获得温热水,可将冻伤部位或冻伤患儿置于救护者怀中或腋下复温。
注意冻伤后不可直接用火烤,也不能把浸泡的热水加热,所有冻伤部位应尽可能缓慢地使之温暖而恢复正常体温。切忌直接用雪团按摩患部及用毛巾用力按摩,否则会使伤口糜烂,患处不易愈合。对已复温的患处,不能再用温热水浸泡,否则会加重组织损伤和坏死。
冬季防寒防冻小常识
1、防颈寒,戴围巾穿立领装
立冬之后“凉燥”更明显,鼻炎成了许多老人的大麻仁。“不妨以寒制寒!每天早上或者外出之前用冷水搓搓自己的鼻翼”,专家说,每天早晚用冷水洗鼻有利于增强鼻粘膜的免疫力,是防治鼻炎的不错办法。
2、防腰寒,双手搓腰暖肾阳
秋冬是颈椎并高发的季节。专家介绍,颈部是人体的要塞,不但充满血管,还有很多重要的穴位,比如风池穴,肩井穴。穿立领装不但能挡住寒风,还能避免头颈部血管因受寒而收缩,对预防高血压、心血管病、失眠等有一定的好处。
3、防肺寒,喝热粥散寒
流鼻涕、咳嗽、头痛……风寒感冒是冬日最常见的毛病。专家成,症状较轻的,可选用一些辛温解表、宣肺散寒的食材,有歌云:“一把糯米煮成汤,七根葱白七片姜,熬熟对入半杯醋,伤风感冒保安康”。温服后上床盖被,微热而出小汗。每日早、晚各一次,连服2天。
4、防避寒,晨起冷水搓鼻
双手搓背有助于疏通带脉、强壮腰脊和固精益肾。腰部为“带脉”所行之所,特别是脊椎两旁的后腰是肾脏所在的位置。肾喜温恶寒,常安茂能温煦肾阳、畅达气血。
具体做法:两手对搓发热后,紧按腰眼出处,稍停片刻,然后用力向下搓到尾椎骨(长强穴)。每次做50-遍,每天早晚各做一次。
约约启东推出话题活动,有奖哟!!!白点疯儿童治疗白癜风哪里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