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痛风,体验过的人都有一把辛酸泪,痛风急性发作的疼是没有多少人能够忍受的。成年人痛的大哭是常有的事。因此,患了痛风的人往往特别注意饮食的忌口,也特别听医生的话,像什么火锅,动物内脏,海鲜等高嘌呤,含果糖的饮料等等食物基本上是告别了。
而尿酸,是人体代谢的产物。人体每天合成的尿酸约毫克,其中80%通过肾脏经尿液排出体外,20%通过胃肠道经粪便排出。
当尿酸产生过多或排泄减少,就可能导致血液中尿酸含量升高,形成高尿酸血症,也就是所谓痛风了。
为什么叫痛风,痛风是指它刻苦铭心的痛,来无影去无踪,像风一样自由。为什会痛风?其实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尿酸生理代谢紊乱造成的。体重超重的人群得痛风的机率要比正常体重的人要高。男人得痛风的机率比女人高(这个可能与男人喜欢饮酒暴饮暴食有莫大关联)。说起痛风估计没有多少人会觉得陌生,因为它太常见了。在古代痛风是王公贵族的“福利”,但是到了现代它却成为了一种平民病,痛风的发生主要和我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有很大的关系。
近年来,我国痛风高发,患病人数直逼10%。
痛风是一种历史悠久的疾病,在古代就有很多人患上痛风病,只是多数是大富大贵之人,比如我国的元始祖忽必烈、美国总统富兰克林、西班牙菲利普二世、英国亨利七世和八世等,一百年以前,患痛风的人还只有万分之一,可见,近百年来,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个显著的提高,换句话说,随着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健康因素却在降低,正所谓物极必反吧。
而在当今世界,痛风越来越普遍,患者中不乏中老年人,甚至还有20多岁的年轻人。
有人形容痛风,是“被魔鬼咬住了脚”,痛不欲生。真的好痛,不是一般人能承受的。
痛风,是一种终身性代谢类疾病,目前是无法根治的,只能是缓解,减少其发病次数。
我们首先要明白一个概念,痛风只是疾病的表现形式,我们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导致痛风的根由是高尿酸血症,也是一种代谢性疾病(与糖尿病一样)。痛风的急性发作,是高尿酸血症引起,但高尿酸血症并不全会引发痛风!有研究表明,尿酸水平在-μmol/L之间的患者,14年间仅有12%发生痛风。
没有痛风发作的高尿酸血症患者(无症状性高尿酸血症)也不该有侥幸心理,因为高尿酸血症背后也伴有一系列其他的并发症,对其他重要脏器的危害一点也不小,比如说泌尿系统结石和尿酸性肾病,严重的还会导致尿毒症。有大量临床资料证实了,持续的高尿酸血症与高血压、心血管疾病有关。
而想要减少痛风的发作,首先,就是控制好体内的尿酸。
痛风的“祸根”——高尿酸造成痛风的本质原因,是体内尿酸水平的升高。
当人体内尿酸超标,形成尿酸结晶盐,沉积在关节处,诱发痛风。
一般来讲,血液中尿酸含量超过μmol/L,就被定义为高尿酸,也就是所谓的“第四高”。
痛风真正原因是由于嘌呤代谢紊乱或者尿酸排泄障碍所导致血尿酸增!的一种疾病,它的主要特点就是高尿酸血症、痛风性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痛风石的形成、关节炎以及肾脏损伤。
痛风的主要症状是夜间突然出现的关节疼痛,主要是大姆脚趾为主,严重的话,可漫延到四肢。局部出现明显的红肿热痛。不过这种疼痛几天之内就会消退,并且还会出现皮肤的脱皮。病情的后期会出现关节变形,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严重的会损伤肾脏,并加重心肌梗死、脑梗死的几率。
很多朋友说,怎么高尿酸原来没听说,现在却越来越多了?虽然这种现象的发生,与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确实有一定关系,但更多是因为我们的健康意识和健康检查的逐渐普及,很多高尿酸都是没有感觉的,也并非一定会发作痛风的,如果不通过健康体检,又如何能发现呢?因此,对于有条件朋友,还是要建议大家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对身体的问题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控制。
高尿酸全称“高尿酸血症”,是一种以血液中尿酸代谢异常为基础的慢性代谢性疾病,通常难以治愈,但却可以通过积极控制,减少其带来的健康危害。高尿酸之所以会危害身体健康,是因为当血液中的尿酸浓度升高,超出正常范围时,微溶性的尿酸盐会因为浓度的过饱和而析出结晶,细小的结晶随着血液游走全身,易于在体内的某些部位形成沉淀,如软骨关节,肾脏间质,耳廓后等部位,都是尿酸盐形成沉积的可能部位,尿酸盐在这些部位的沉积,会影响相关部位的健康,引起痛风性关节炎、肾功能损伤,痛风石等各种问题,另外高尿酸如果长期不控制,新发糖尿病风险,以及动脉硬化性心血管疾病风险,也会有所增加。
综上所述,高尿酸的危害可不仅仅是引起“痛风”那么简单,出现了高尿酸问题,也要积极的予以控制和改善。那么,发现了有高尿酸问题,需要快速的把尿酸降下来吗?通常说来,降尿酸我们更讲究“循序渐进”。为什么不要把尿酸降的太快,主要是2个方面的原因——
一方面,尿酸属于慢性的代谢性问题,这种问题,想要快速解决往往很难,也没有必要;
另一方面,尿酸降的过快,比如大剂量服用多种降尿酸药物来降尿酸,尿酸水平迅速下降,会导致关节部位沉积的尿酸盐形成的痛风石出现复溶,复溶过程中释放针状结晶,反而会诱发痛风的急性发作,得不偿失。
因此,我们降尿酸不用太过着急,合理缓慢的控制好尿酸水平,才是应该注意的。
至于如何降尿酸,还应该根据尿酸升高的具体情况来具体分析。通常说来,女性尿酸水平不超过μmol/L,男性尿酸水平不超过μmol/L,属于高尿酸的情况,但一般说来,如果尿酸水平超出正常范围,但未超过μmol/L的情况,建议不用服用药物,而是通过加强生活调理的方式来控制尿酸,生活方式的调整我们谈的很多了,这些方面,可以结合自身情况,针对性的去改善,通常通过生活方式改变的干预调理,通过健康生活方式的长期坚持,尿酸水平会有所下降,通常至少进一步升高的速度会下降很多,痛风发作的几率也会降低很多。
如果是尿酸水平持续升高,通过生活方式的调理和控制效果也不明显,甚至超过了这样的一个限度值,为了减少痛风的发作几率和高尿酸带来的其他方面的健康危害,一般可以请医生进行评估建议,看是否需要服用药物来控制高尿酸问题,降尿酸的药物还是我们常说的2大类,减少尿酸生成和促进尿酸排泄,具体用药就不多说了,可以遵医嘱确定。
再来说下降尿酸的目标,通常对于还未发作痛风的朋友来说,把尿酸水平能够控制到μmol/L以下,就是很好的控制了,如果是多年高尿酸,并未发作过急性痛风,但已经确诊有痛风石的朋友,可以考虑把尿酸控制到μmol/L以下,但还有一点需要提醒大家的是:不要试图把尿酸“降光”,首先是不可能,其次是尿酸并非一无是处,在合理范围内时,尿酸有着清除自由基,维持血压平衡等多个方面的生理作用,一般对于尿尿酸来说,下限是μmol/L,控制尿酸水平,不应低于这个值。
很多朋友关心要不要终生服药的问题,这个问题应该辩证的看待,通常说来,对于高尿酸这样的慢病来说,确实是需要长期控制的,如果能够结合生活调理,配合药物控制,绝大多数情况下,尿酸都是可以降下去的,但同时很多朋友停药后,尿酸值又会进一步升高,这种情况就很尴尬了,难道要一直吃药才可以?对于这样的情况,还是要强调健康生活方式保持的重要性,如果服用药物将尿酸控制到较低水平的情况下,比如以下的情况,可以试着停药并在生活上继续保持健康良好的生活方式,并定期的进行尿酸水平监测,如果尿酸水平能够维持一段时间的不超标,那么就可以停用一段时间的药物,除了长期用药以外,这种加强生活上控制,同时注意监测,尿酸超标再用药控制的方式(间歇性服药控制),也是值得考虑的一种控制尿酸方式之一。
其实探讨痛风病人是否需要长期服药,这个问题意义并不是特别的大,因为很少有患者能真正的坚持做到长期的服药,因为痛风患者平时不发作时疼痛很轻。而大部分的患者因为担心药物的副作用,很早的就把药物停下来了,其实这完全可以理解,比如别嘌醇,有些朋友会出现明显的过敏、比如非布司他,有可能增加心血管风险,这是不争的事实!
但是朋友们往往没有算明白一笔账,那就是长期处于高尿酸的状态对身体造成的伤害,可能比药物降尿酸带来的副作用要大得多。
嘌呤百分之五十以上由身体本身产生的,只有百分之五十由食物摄入,可忌口,但效果只有百分之五十,要想把痛风控制在最佳状态,还需双管齐下。
治愈痛风可能有多大?
随着医学水平的发展,如果肾脏没出现问题,大部分的痛风患者是可以通过控制血尿酸来实现临床治愈的(就是不再发作)。
尿酸控制的达标标准是:血尿酸长期控制在umol/L以下,有痛风石的控制在umol/L以下,把体内痛风石溶解掉,维持很长一段时间且痛风不再发作。
所以痛风的不再发作关键在于患者本身。通过药物控制+生活干预控制血尿酸水平,逐渐过度到停药,仅靠生活干预也可以维持血尿酸达标水平,将高尿酸的危害扼杀于襁褓之中,才有可能使痛风不再发作。
积极的治疗痛风发作的时候,我们一定要积极的治疗,目的是迅速减轻并终止疼痛,防止肾脏的破坏以及关节变形。
对于痛风患者来说,有时痛风发作甚至需要配合止疼药物的治疗,痛风的治疗主要是减少痛风的发作,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像关节炎、肾脏损害等。那么控制痛风发作就至关重要。
1.立即卧床休息把脚抬高,疼痛严重时可以冷敷,症状减轻以后可以热敷。
2.应用药物治疗,比如秋水仙碱、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以及糖皮质激素。
3.病情缓和期,我们可以吃促进尿酸排泄的药物,比如苯溴马隆、丙磺舒。抑制尿酸形成的药物,比如非布司他、别嘌醇。还可以多吃一些碱性的药物来中和尿酸。
应用药物治疗的时候,一定要严格的遵守医生的医嘱,不要随便的停药或者是乱用药。
日常生活中的预防除了药物治疗以外,平时我们一定要注意自己的生活习惯,这样可以有效地预防它的发生。
1.控制饮食,不要吃含嘌呤高的食物。这一类食物进入体内就会转变成为尿酸,它是痛风发作的元凶。比如动物的内脏,海鲜,火锅等。2.不要饮酒,只要是含有酒精最好少喝。啤酒含嘌呤很高,尽量莫喝,但是白酒里面含嘌呤极低,为什么也要少喝呢?,酒精与尿酸同时都要通过肾小管排出来,用一种通俗的说法就是酒精比较强势,他总抢道,尿酸总是心不甘,情不愿的滞留在里面。所以很多痛风患者都是因为饮酒以后才发作的。
3.大量的喝水。不但可以有效地降低尿酸浓度,并且可以通过排尿来促进尿酸的排泄。
4.适当的减肥。肥胖是诱发痛风的原因之一。
5.适当的体育锻炼,促进血液循环,有利于尿酸的排泄。并且可以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
6.不久坐
久坐会减慢血液流动速度及新陈代谢能力。
长期久坐,易使热量在体内堆积,并转化为脂肪,引起肥胖症,这时胰岛素就无法及时清除尿酸,水钠也会不断在体内堆积,既影响尿酸的排泄,又影响血压的稳定。
建议,坐1个小时后站起来活动10分钟,接水、去洗手间都可以。
7.不熬夜
熬夜会导致内分泌紊乱,影响嘌呤物质的新陈代谢,使尿酸的排出异常,升高血尿酸水平。
建议,每晚23点之前进入深度睡眠,最好能保证睡够7~8小时。
痛风就像高血压一样,很难得到根治,但是可以有效的预防和控制。
8,喝咖啡
研究证实,咖啡有利于排泄尿酸,而且喝的越多,效果越明显。但是研究的咖啡是没有添加糖和奶精的,这不符合中国大多数人喝咖啡的习惯。因此,不需要刻意去培养喝咖啡的习惯,只要知道,它对高尿酸无害就够了。
9,豆制品
许多痛风饮食指南中,都会列出豆制品是禁止食用的,其实这种观点不一定正确。因为许多豆制品属于中等嘌呤食物,不比猪肉嘌呤是高多少,在痛风非急性发作期间,是可以适量食用的。当然,如果是痛风急性发作期,那就必须暂停食用,以免引发痛风发作。
一般,痛风分为三个阶段:
阶段一:早期
突发性关节炎,多数发生在夜间。
首发部位,常是大脚趾,关节红肿,灼热发胀,几天或数周内,会自己消失。
阶段二:中期
此时,关节炎反复发作,次数增加,疼痛天数延长,疼痛部位,除了大脚趾,逐渐波及到指、趾、腕、踝、膝关节等全身关节。
尿酸结晶,不断沉积,慢慢形成“痛风石”。
此时,肾功能正常或者轻度下降。
阶段三:晚期
出现关节畸形,痛风石增多,体积增大。
痛风石逐渐增大后,其表皮肤可能变薄溃破,形成窦道,排出白色糊状的尿酸盐结晶物,经久不愈。
减少痛风,少遭罪,首先远离3类食物
1、远离猪腰子等动物内脏
动物内脏,如动物的肝、肾等都属于高嘌呤食物。
按照g来计算的话,鸭肝中含嘌呤.5毫克,鸡肝含嘌呤.5毫克,猪小肠含嘌呤.2毫克。
一旦摄入过量,就会升高尿酸,甚至引起并发症,而临床上,也没有"以形补形"一说,所以千万不要迷信。
2、远离贝壳类海鲜
嘌呤摄入过多,导致体内尿酸升高,是诱发痛风的一大因素。
而贝壳类海鲜,属于高嘌呤食物,这类食物,要注意少吃点。
尤其是喝啤酒时,更要少吃海鲜类食物,以免诱发急性痛风。
3、远离红肉类
牛羊肉等属于高嘌呤的食物。
此类食物摄入体内,会导致肥胖,加速痛风的发作。
研究发现,我国40%的痛风患者会有吃大量红肉的习惯。
建议:痛风发作期间不能吃肉,缓解期,每天食用红肉控制在50g即可。
关于痛风的一些小知识!一、多喝水。二、禁酒(特别是啤酒)。三、少食高嘌呤食物。比喻花生、牛羊肉、猪肉、海鲜、动物内脏、豆类及发酵食物等。尽量少吃动物脂肪,以植物油为主。四尽量少吃鸡精与嚎油,这两者都是高嘌呤调味品。五、保持充足的维生素。新鲜的蔬菜都富含维生素,是人体所必需的,也有很多水果可以降低尿酸,如梨、葡萄、苹果、等。痛风的患者一定要记得不能吃菠菜,因为菠菜含有大量的草酸,如果吃多了就会引起痛风加重,还有少吃紫菜,蘑菇,豆芽等,这些对于痛风的治疗都是非常不利的。平时应该注意。但是对于痛风患者大多数的蔬菜都是可以吃的,尽量少吃酸性的食物,比如酸奶、酸菜、泡菜等。不能吃鱼虾等海鲜品。这些会导致痛风病人病情加重,这是由于痛风病病人是自身免疫系统紊乱引起的嘌呤代谢紊乱,体内的尿酸增高,酸性物质不能很好的排出体外导致的。
小偏方一,红豆五十克、薏仁五十克放入沸水熬粥即可,每天一次服用可起到利尿的作用,可以促进尿酸的排除,降低尿酸在体内的含量。
二,干葡萄籽磨粉冲水喝
三,痛风,高尿酸—――鱼腥草?
鱼腥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药食两用。?
现代医学发现:鱼腥草能加强肾脏血液循环,促进排尿,防止尿酸盐结晶,并且还有消肿止痛的功效,痛风急性期发作效果也很好。?
对于痛风急性发作,可以消肿止痛,在缓解期可以降酸。?
我一般建议患者,泡水,代茶饮,比较方便。?
有人说鱼腥草有毒性,但临床还未发现,云南地区很多人长期吃鱼腥草,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安全的。??
预防痛风,还要远离三种“水”1,远离酒水
长期大量喝酒,是诱发痛风的因素之一。
酒精,是尿酸的催化剂,会导致体内尿酸升高,还可能阻碍尿酸排泄。
经常饮酒,容易导致急性痛风发作。
不论是啤酒,红酒,还是白酒等,任何酒饮,都不宜喝。
我们知道,对于高尿酸及痛风患者,医生是建议不喝酒的。虽然白酒类的嘌呤含量不高,但的确会导致血尿酸水平升高,主要有以下原因:
消耗水分:酒精进入体内后需经肝脏代谢,消耗大量血液中的水分,使血液中尿酸的浓度增加。
抑制尿酸排泄:酒精会代谢生成乳酸,乳酸增多会竞争性抑制尿酸通过肾脏排泄,导致血尿酸水平增高。
促进嘌呤生成:啤酒中虽然嘌呤含量较少,但含有大量鸟苷酸,在体内代谢为嘌呤后会使血尿酸浓度迅速增高。
所以说,酒是痛风病人最应该远离的饮料。
但是问题又来了,有痛风患友私聊诉苦:
“我知道自己不能喝酒,也不想喝酒。但是公司要应酬,为了生计,我只能每次喝完酒,就赶紧吃点降尿酸药,你看这样行不?”
到底能不能在喝酒前后,补点降尿酸药“中和”一下呢?医疗媒体常有报道数个案例,服用头孢类抗生素后,在饭局上饮酒,导致酒精与药物在体内发生反应,也就是著名的“双硫仑样反应”,它能让患者在短时间内出现胸闷不畅、气短昏厥甚至死亡,一时之间传遍朋友圈,人人闻之变色。
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双硫仑样反应。
简单来说,人在服用了某些药物后,又喝酒或者接触酒精,就会导致体内乙醛蓄积,引起中毒的反应,出现胸闷、气短、面部潮红、头痛、恶心等症状。
后来,随着人们逐渐发现,除了我们经常接触的头孢类抗生素,比如头孢哌酮、头孢曲松、头孢噻肟钠可以引起双硫仑样反应之外,甲硝唑、酮康唑等一些其他的药物也能引起类似的反应。
事实上,饮酒不仅仅是导致尿酸水平上升、诱发痛风发作的重要因素,很多痛风患者常用的药物都与酒精有相互作用。
别嘌醇。近年来有报道指出,患者在服用别嘌醇后,饮酒会导致双硫仑样反应,因此提醒广大风友:在服用别嘌醇期间不要饮酒,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非甾体抗炎药。布洛芬、双氯芬酸钠等非甾体抗炎药与酒精一起服用时,会升高胃出血和肝损伤等副作用的发生率,增加心血管疾病患病风险。
除了上述的药物之外,还有以下这些日常会用到的药物,与酒精一起服用会发生双硫仑反应。
如果服用了此类药物,需要过多久才能喝酒呢?理论上,间隔30个小时后为基本安全。
但是有研究表明,大部分发生双硫仑样反应的案例都在用药3天内有饮酒史,一般需要到酒后第六天,双硫仑样反应的发生率才大大降低。
出于安全起见,医生建议,在停药后3周内不要饮酒或是进食含有酒精的食物。
同样需要注意的是,对于患有心血管疾病、肝功能异常、肾功能不全、过度肥胖、年老体弱的患者,用药的间隔时间应延长,因为此类人群出现反应不适的程度往往更为严重和持久。
言归正传,不管是为了预防双硫仑样反应,还是避免酒精导致血尿酸水平升高而诱发痛风发作,医生还是建议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患者严格禁酒。
毕竟喝酒对于患者身体健康是百害无一利的事情,希望痛风病友能早日戒酒,过上健康生活。
2、远离饮料及果汁长期喝饮料,会导致体内尿酸堆积,越来越多,并且严重损害肾脏健康。
饮料中,含有大量的糖分,尤其是果糖,可直接在体内代谢成尿酸,导致体内尿酸水平升高,还会抑制尿酸的排泄。
在一项调查中发现,果糖降低体内尿酸清除率达98%。
在双重作用下,对于肾脏危害,十分巨大,久而久之,易诱发肾衰竭,甚至是尿毒症。
美国波士顿研究人员,曾在22年的时间,调查了8万妇女,得出如下结论:
每天喝1杯橙汁的妇女,其痛风的危险增加41%。
每天喝2杯橙汁的妇女,其痛风的危险增加2.4倍。
果汁中,含有大量的果糖,在人体内分解后,会直接产生尿酸,导致尿酸飙升。
同时,果糖又会减少肾尿酸排泄,进一步导致体内尿酸升高。
在一项调查中发现,果糖降低体内尿酸清除率达98%。
体内堆积大量尿酸,沉积在肾脏中,会严重损害肾脏健康,甚至诱发痛风性肾病、肾衰竭、尿毒症。
3,远离浓汤
在煲老火汤的过程中,蛋白质等营养成分大部分还是在肉里面,肉中的嘌呤则溶解在汤里面。所以对痛风或者慢性肾脏病患者来说,“营养精华都在汤里”可能是不对的。
这也是不少高尿酸患者不吃海鲜不吃肉、不喝酒,只喝汤,尿酸还是居高不降的原因。
多喝水,降低尿酸,这三种是好选择
1、白开水
尿酸高,要注意多喝水,白开水,是最佳选择。
每天至少喝水毫升,以增加尿量,尽可能把过多的尿酸排出去。
夏季,出汗多,应适当增量饮水量,要注意小口慢慢喝,主动饮水。
2、草药茶水
用利尿小植物,泡水代茶饮,可促进尿酸排泄,预防痛风。
金蓝菊叶茶,泡水喝,可降尿酸,减少痛风发作频率。
金蓝菊,是从欧洲引入国内的一种“药食两用”的食材,后被《药典》录入,习称菊苣。中医认为,金蓝菊,清肝利胆,利尿消肿,用其叶子泡水喝,可促进尿酸排泄,降低体内尿酸水平。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金蓝菊的有效成分,可抑制尿酸合成过程中酶的作用,减少尿酸的合成,可以显著降低,高甘油三酯血症并高尿酸,对尿酸和高甘油三酯血症,均有降低作用,作用持久稳定。
此外,还可改善,由高嘌呤饮食,所引发的高尿酸血症及腹型肥胖,并综合调节脂、糖、尿酸交互紊乱的作用,减少痛风的发作次数。
3、冬瓜汤水
冬瓜,有较好的利尿之效,可帮助体内蓄积的尿酸,随尿液的排出。
同时,嘌呤含量也较少,是一种碱性食物,也是尿酸高者较好的选择之一。用冬瓜,带皮一起,煮汤喝,消肿利尿,促进尿酸排泄,十分不错。
防痛风,还要做好一件事——迈开腿,控体重。
对于痛风的人,一定要注意控制体重,进行适当的运动,切不可太懒。
迈开腿,走走路,做做有氧运动。
因为,长时间久坐,运动少,会导致高嘌呤物质,堆积在体内,排不出、消耗不了,很易使尿酸升高,引起痛风。
所以,一定要做起来运动,少久坐,或者少躺在沙发上,虽然,冬季天气寒冷,但是,一定的运动量不能少。
并且,适当的运动,还有助于脂肪燃烧,帮助控制体重。
研究显示,肥胖,会抑制胰岛素的分泌,限制嘌呤的排出,不利于尿酸代谢。
如果,痛风者,体重超标,肥胖的话,容易导致痛风并发症,糖尿病、动脉硬化等,严重危害健康。
所以,痛风者,一定要注意控制体重,切莫太胖。
需要注意的是,控制体重,要通过适当的运动,切不可一味的节食减肥。
因为,一旦节食减肥,或者是不吃主食,都会使体内产生过多的酮酸,同时,增加尿液酸度,影响尿酸的排出,反而不利于控制尿酸。痛风适量的控制饮食,实际上对三高是有好处的,谁说这不是痛风患者的一大福音呢?哈哈,开个玩笑,总之,健康饮食才是最重要的。
痛风病人宜食大米,糯米,玉米,黑米,芹菜,白菜,苦瓜,茄子,木耳,黄瓜,南瓜,茭白,苋菜,荠菜,丝瓜,土豆,红薯,梨,葡萄,西瓜,菠萝,香蕉,苹果,枇杷,椰子,木瓜,橘子,猕猴桃,哈密瓜,柠檬,无花果,红枣,莲子,杏仁,猪血,鸡蛋,鸭蛋,海蜇,牛奶,奶酪,醋,橄榄油等常规食物,这些食物基本具有利尿和保护血管的作用。
高嘌呤食物:
猪肝、牛肝、牛肾、猪肠等动物内脏,动物脑、带鱼、白鲶鱼、沙丁鱼、凤尾鱼、鲢鱼、鲱鱼、小鱼干、牡蛎、蛤蜊、浓肉汁、浓鸡汤、肉汤、火锅汤、酵母粉、啤酒以及含果糖饮料等等。
所以,痛风者,一定要谨记,迈开腿,多运动,控体重,莫节食!智慧生活,远离痛风!!请记住,山是有根的,水是有源的!痛风反复发作不是无缘无故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