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5~10分钟,基本不痛鼓膜穿孔使中耳与外界相通,在游泳、洗头或挖耳时细菌容易进入引发中耳炎反复中耳炎会使鼓膜穿孔增大、中耳粘连硬化,使听力进一步下降如不适当用药,还可引起内耳神经功能下降,更难医治更为严重的是,中耳反复发炎可导致骨疡型或胆脂瘤型中耳炎,骨头受侵蚀时有可能导致面神经瘫、脑膜炎、脑脓【详细】
耳内切忌冲洗或滴药,以免把外耳道细菌带入中耳引起中耳感染病因检查时外耳道有少许鲜血,如合并外耳道骨折,或颅底骨折时出血量较多并有脑脊液耳漏鼓膜穿孔多为不规则裂孔,表面有血痂,直接外伤引起穿孔者,多位于鼓膜后半部,爆震多位于前下方鼓膜色泽多正常,若合并感染时,则有严重充血并有脓液鼓膜穿孔小者多能自愈如【详细】
[治法]: 活血化瘀,消肿止痛,补血气 [加减]: (4)眩晕者,加天麻10 首乌10 (1)局部损伤破裂,有红肿者,加蒲公英20 紫花地丁20 丹皮15 栀子10 龙胆草10 (3)有耳鸣、耳聋者,加熟枣仁15 (2)流血过多者,加白芨10 炒蒲 10柴胡10 当归8 红花6 桃仁10【详细】
鼓膜位于外耳道深部,由于菲薄,易受外伤而破裂产生耳痛、耳聋、耳鸣,偶尔有短暂眩晕;外耳道有少许鲜血流出,但片刻即止;如有颅底骨折,则血量较多耳镜检查时发现外耳道或鼓膜上有血迹,鼓膜穿孔多呈不规则裂孔形(如因感染而化脓则穿孔变圆形)若为直接外伤(如火柴棒、毛衣针刺伤)引起的穿孔一般位于鼓膜的后下方;若【详细】
将棉片平铺于穿孔处,并与穿孔边缘密切接触,将明胶海棉剪成颗粒状,浸以0.25%氯霉素眼液,填入外耳道固定棉片,外耳道口塞消 棉球李建新 2005-12-13 13:08:18 中华中西医杂志 2004年4月第5卷第8期我科自2000年2月~2003年12月用0.25%氯霉素棉片贴补法治疗外伤性鼓膜穿【详细】
1.有外伤史3. 受伤后出现晕或听力减退辅助检查2.根据症状和体征应注意有无复合伤,如颞骨骨折、颅底骨折及脑脊液耳漏诊断依据耳廓挫伤除做“a”项检查外,应尽可能做听力学检查,颞骨骨折宜做ct检查【详细】
秋季是皮炎湿疹多发季节,所以,友好们平时是未必要在生活中积极做好湿疹的预防工作的,否则抱病后,就会遭到湿疹问题的困扰,尤其是婴幼儿童,湿疹很容易几回再三发作转化为慢性湿疹,到底老火。那么春天该若何防治湿疹呢? 1、注意维持劳逸结合 预防湿疹要求生活要有规律,注意劳逸结合,由于平时不一定要注意养成【详细】
一、主因鼓膜是具有一定韧性的薄膜,位于外耳道深部,是人体声音传导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多由掌击或爆炸的气浪冲击、挖耳、用力擤鼻、猛力咽鼓管吹张、医生操作不当,颞骨岩部骨折等致鼓膜损伤二、主症受伤后耳内突然剧痛,继之出现耳鸣、耳聋,伴有轻度眩晕、恶心、呕吐,外耳道内出血等症状三、急救1.未经医生同意严禁往【详细】
[ 诊断依据 ] 1.有外伤史 2.根据症状和体征[ 概述 ] 耳廓暴露于头颅两侧,易遭外伤常见的耳廓外伤有挫伤、切伤、咬伤、撕裂伤、冻伤和烧伤鼓膜外伤常见的原因是挖耳(火柴杆、发夹和毛线针等)和外耳道压力急剧变化(如炮震、高位跳水、打耳光等)颞骨骨折多由车祸、坠跌、打击颞枕部或战伤等引起[ 症状体【详细】
柴胡10 当归8 红花6 桃仁10 枳实15 仙鹤草20 大 6 穿山甲10 甘草5(4)眩晕者,加天麻10 首乌10活血化瘀,消肿止痛,补血气(1)局部损伤破裂,有红肿者,加蒲公英20 紫花地丁20 丹皮15 栀子10 龙胆草10(3)有耳鸣、耳聋者,加熟枣仁15[加减]:【详细】
应注意神志、呼吸、心跳、脉搏、血压、瞳孔,其他神经系统及颅颌面伤情、全身情况等临床表现1.耳廓挫伤包括挫伤、切割伤、撕裂伤、火器伤、爆震伤、烧伤和冻伤等4.中耳廓挫伤有流血、耳聋、耳鸣、耳痛,偶有眩晕鼓膜呈不规则穿孔,穿孔边缘有血迹,有时可见听小骨损伤脱位2.耳廓挫伤有皮下瘀血、血肿,撕裂伤有皮肤撕【详细】
2.鼓膜外伤后外耳道严禁冲洗和滴药,禁止用力擤 鼻,全身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鼓膜穿孔如长期不愈合可修补。 3-3周后,如病情允许,可用颞肌筋膜修补。全身情况稳定或好转后,如有手术适应征,可行鼓室成形术或面神经手术。治疗原则用药原则2.好转:伤口愈合,症状减轻,有或无并发症。1.耳廓挫伤后,24h内先【详细】
鼓膜穿孔后有三种方法治疗:1、如有中耳炎症流脓,应予抗炎治疗,急性阶段要全身应用抗菌素,局部用2.5%氯霉素滴耳液或0.3%氧氟沙星滴耳液作耳浴;2、若因外伤所致穿孔无感染,可用消 干棉球塞耳道,应用抗菌素预防感染,局部不用滴耳药;3、治疗已达干耳2~3个月,鼓膜穿孔仍未愈合者(外伤性穿孔1个月)需【详细】
3.外耳道外伤后皮肤肿胀、撕裂、出血,软骨或骨部骨折可致外耳道狭窄[ 概述 ] 耳廓暴露于头颅两侧,易遭外伤常见的耳廓外伤有挫伤、切伤、咬伤、撕裂伤、冻伤和烧伤鼓膜外伤常见的原因是挖耳(火柴杆、发夹和毛线针等)和外耳道压力急剧变化(如炮震、高位跳水、打耳光等)颞骨骨折多由车祸、坠跌、打击颞枕部或战伤【详细】
耳廓借韧带、肌肉、软骨和皮肤附着在头颅两侧,显现于外,易遭受各种外伤,其中以挫伤和撕裂伤多见挫伤多因钝物撞击所致轻者,仅感局部微痛,轻度红肿,软骨与软骨膜之间无渗血,组织损伤不显著,一般多可自愈重者,耳廓受伤处常形成血肿,血积于软骨膜下或皮下,呈半圆形紫红色,局部胀痛明显因耳廓皮下组织少,血循环差,【详细】
严重者合并岩骨骨折,表现为耳内出血,如鼓膜未穿破,则鼓室内积血使鼓膜呈蓝色,鼓膜破裂有脑脊液耳漏,流出淡红色血液,或清亮液体内耳廓挫伤,轻者迷路震荡及爆震聋,主要表现为感音耳聋、耳鸣、眩晕、恶心、呕吐、眼震及平衡障碍有时合并面瘫【详细】
耳廓挫伤可使血管破裂,血液淤积于软骨与软骨膜之间,形成血肿,除感局部胀痛外,无其他症状。血肿多发生于耳廓上部,前外侧面,呈半圆形紫红色肿 块,质软。血肿如不处理发生机化,可致耳廓增厚变形。如发生感染可发生化脓性软骨膜炎。血肿可在严密消 下进行穿刺,抽出液体,加压包扎。反复抽血无效 者,可于无菌操作下【详细】
耳廓借韧带、肌肉、软骨和皮肤附着在头颅两侧,显现于外,易遭受各种挫伤,其中以挫伤和撕裂伤多见。 1.挫伤 多因钝物撞击所致。轻者,仅感局部微痛,轻度红肿,软骨与软骨膜之间无渗 血,组织损伤不显著,一般多可自愈。重者,耳廓受伤处常形成血肿,血积于软骨膜下或皮下,呈半圆形紫红色,局部胀痛明显。因耳廓【详细】
耳廓挫伤怎么处理?耳廓挫伤常见的有耳廓挫伤和撕裂伤,根据受伤程度的轻重处理的方法也有很大差别。 耳廓挫伤多因钝物撞击耳部引起。受伤程度轻者,仅有局部微痛,轻度红肿,软骨与软骨膜之间无渗血,组织损伤不显著,一般多可自愈。受伤程度重者,耳廓受伤处常形成血肿,血积于软骨膜下或皮下,呈半圆形紫红色,局部胀【详细】
诊断依据 1.有挫伤史 2.根据症状和体征。应注意有无复合伤,如颞骨骨折、颅底骨折及脑脊液耳漏。 3. 受伤后出现晕或听力减退。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