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里石头竟能致人头晕眼花过度疲劳是

???点击上方「大连健康指南」可快速

汇集16医院和余位专家信息,您可以查询医生、预约挂号和在线咨询

每日权威健康资讯与您分享

大连日报社大连市医学会

60多岁的曲大爷,从去年6月下旬突发眩晕,在神经内科和耳鼻喉科都看过病,经过头磁共振、眼震电图等检查诊断为“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也就是老百姓俗称的“耳石症”。曲大爷在接受了2次手法复位和药物治疗后,眩晕减轻了一些,家属还在网上查了查资料,了解到“耳石症”并不是什么严重的疾病,甚至可以自行缓解,就放心地回家休息了。

可令他们意外的是,眩晕并没有自行缓解,反而迁延不愈,曲大爷每天都感觉昏昏沉沉的,躺下或者躺着翻身时就会天旋地转,不得不以极慢的速度躺下来避免眩晕的发生……为此,曲大爷和医院,“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梗”、“颈椎病”诊断不一,吃药、打针、复位,可“眩晕病”时轻时重,就是不见好。

今年春节期间,曲大爷的病情加重,眩晕感频繁发作而且持续数十分钟,伴随严重的恶心呕吐、面色苍白、无法行走,于医院神经内科求治。接诊医生恰恰是“眩晕小专家”张继业医生,经过仔细的查体和ROLL、DIX变位试验,发现患者的眩晕都是由特定体位的变化所诱发,伴发的眼震也很特殊,每次持续十余分钟,结合BOW和LEAN的眼震结果,张继业判断曲大爷可能是少见的水平半规管的嵴帽结石,在排出其他可能疾病后,张继业给与“叩击法”使患者的结石松动并从嵴帽移出至水平半规管内,再行体位试验明确结石所在半规管的位置,最后给予BBQ手法复位治疗,治疗1次后患者即感到“脑子彻底清凉了”,精神状态和日常活动奇迹般的瞬间恢复正常。

这“石头”是从哪里来的?怎么会让人头晕眼花呢?

◆◆◆

指导医生:张继业

医院神经内科二病房主治医师

什么是“耳石症”?

“耳石症”的全称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是所有眩晕疾病里最常见的疾病。通俗来说就是内耳的碳酸钙结晶脱落并滞留在半规管的淋巴液内,随着患者的头位各个角度的转动和变化,结石位置移动,刺激内耳产生过于强烈的信号,导致大脑产生天旋地转的感觉,这是最常见的“眩晕”病因,也是预后很好的疾病,且有自愈性,给与手法复位可以明显缓解病情。

“耳石症”会引起啥症状?

阵发性:此病常于头部位置发生变化后频繁发作,发病时间短,眩晕可持续数秒到数十秒,一般在1分钟之内会消失;

位置性:多在左右翻身、躺下坐起、低头仰头时出现。有的病人在急性期内,睡觉时只敢枕在左侧,只要转到右侧就会发作,可见它的发作和头的位置改变明显相关。

眩晕:发作时,感觉周围静止的物体动起来,或感觉自己转动起来,有的病人自己会说像坐船一样,通常还会伴有恶心、呕吐、心慌、甚至想去解大便等不舒服的感觉。

曲大爷的“耳石症”怎么会这么顽固?

原因就是他的“耳石”不是滞留在常见的半规管内,而是粘附在嵴帽上,症状不典型且很难通过普通的手法复位清除,才造成了他半年多辗转求医的坎坷经历。国外有报道眩晕反复发作2年才得到根治的嵴帽结石病例。嵴帽结石的准确诊断是前提,将耳石从嵴帽粘附状态移除至半规管内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过度劳累可诱发“耳石症”?

“耳石症”多见于中老年患者,但是近年来此病有年轻化趋势。有些人发病并无明显诱因,可能的诱发因素有头部外伤、情绪波动和劳累等,也可由其他内耳疾病合并发生,如突发性聋、梅尼埃病、前庭神经元炎等。过度疲劳、缺少睡眠也是最常见的诱因,特别是面对电脑时间过长导致疲劳的人,更易患“耳石症”。因此,大家平时应保持充足的睡眠和适当的运动,以尽量避免耳石症的发生。

科学健康知识,让更多人懂吧

有问题?问医生点击下方“阅读原文”

投稿邮箱:jkzn

sina.







































白殿风病传染吗
补骨脂注射液副作用



转载请注明:http://www.ddnrq.com/edcsys/9138.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