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辣妈邦
误区8:体温降不下来,导致感染的原因肯定很严重。
事实:对药物没有反应的发热可能是由病毒或细菌造成的,与感染源的严重性无关。
误区9:体温降下来后,就不会再反弹。
事实:大部分由病毒感染引起的发热通常会持续2—3天。因此,当药力逐渐减弱,体温就会回到原来的水平并需要再次治疗。只有彻底制服了病毒时,发热才会消失。
误区10:如果发热时体温很高,说明病情很严重。
事实:发热时体温高,引起的原因不一定严重。但如果你的孩子看起来病得很厉害。那么病因可能会比较严重。医院儿童保健中心主任医师刘春阳说,小部分的重症发热会出现没有精神、服药后发热症状仍然持续不退,以及面色发灰等现象。
误区11:口腔温度在37.1-37.8℃是低烧。
事实:在这范围内的温度是正常的。体温在一天之中是有变化的,它一般会在下午和傍晚时达到最高点。而低烧的真正范围是37.8—39℃。
总而言之,只要宝宝神状态良好,温度在38.5℃以下,父母可不用过于担心,也不必急于吃药。父母可以在家给宝宝进行物理降温。物理降温的原理只有一个,即让宝宝的身体快速散热,从而达到降低体温的目的。父母要清楚的一点是:降温不是在治病,只是让宝宝更舒服一些。大多数情况下,在宝宝没有明显不舒服前,都不需要降温处理。
5种按摩退烧法
1.清肺经肺经定位:无名指指腹。
操作方法:用拇指和食指夹住宝宝的无名指尖,从食尖向下推至指根50次,以清肺经。
2.推天河水天河水定位:前臂内侧正中,自腕横纹至肘横纹呈一直线。
操作方法:后用拇指蘸取少量冰水,推天河水50次。天河水即从宝宝手腕横纹至肘部横纹处。
3.按合谷穴合谷穴定位:位于第一、二掌骨之间,也就是俗称的“虎口”。
操作方法:用拇指点按宝宝左手合谷穴50次,然后换右手。
4.按大鱼际。大鱼际定位:手掌正面拇指根部,下至掌跟,伸开手掌时明显突起的部位。
操作方法:用拇指指甲垂直按在大鱼际穴,一紧一松地按压2分钟左右。
5.按揉列缺穴列缺穴定位:前臂部,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处。
操作方法:用拇指按揉宝宝手腕两侧的列缺穴各2分钟。
8种家中实用物理降温法
1.洗温水澡。洗温水澡更有利于宝宝散热,水温应调节在27~37℃左右。如果洗澡不便的话,用温水擦浴也是一个非常有效的降温方法。
2.热水泡脚。可用温度在40℃左右的温水给泡脚,水要没过脚踝。抚搓宝宝的两个小脚丫,有利于血管扩张,又能减轻发烧带来的不适感。
3.温湿敷。即用毛巾浸于35℃左右的水中,取出后拧去水分,敷于额头,每10~15分钟更换一次。
4.擦洗颈部。先将宝宝的衣服稍稍解开,露出颈部的皮肤,用温水毛巾轻轻湿敷宝宝的颈部,同时将宝宝耳后的位置、耳廓也擦一遍,这些部位循环较快,能帮助散热。
5.擦洗腋下。将宝宝的胳膊抬起,露出腋下的皮肤,重新蘸一遍温水,拧干后轻轻敷在腋下,片刻后将毛巾拿开。腋下皮肤敏感,最好是轻敷而不是用力来回擦,而且注意别把衣服弄湿。
6.擦洗大腿根。让宝宝露出大腿根部的皮肤,用温水毛巾轻轻蘸,如果宝宝不拒绝,可以加大湿敷的面积。敷完后,别着急穿衣服,稍微晾一下,让水分充分蒸发散热,有助于帮助宝宝尽快退烧。
7.退热贴。退热功能主要是物理降温,跟敷毛巾等方法类似,但其使用起来更方便。如果宝宝体温不超过38.5℃时,可以不用。TIP:退热贴降温方法,建议宝宝发烧超过38.5℃后使用。
护理发烧中的宝宝,父母应注意以下几点
1.给宝宝穿轻薄衣服,有利于散热。千万给宝宝「捂汗」,否则可能加速宝宝体温上升。
2.保证宝宝充分休息,多给宝宝喝水。可以喝点淡盐水,有利于「下火」。
3.可开空调帮助宝宝降温,但应注意保持空气流通。每隔1~2个小时应开窗通风一次,每次通风时间至少保证在10~30分钟。另外,空调温度也不能开得太低。
4.应多给宝宝吃流质、营养丰富、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例如稀粥、菜汤、果汁等。因为高烧使消化酶的活性降低,影响宝宝的消化功能,此时吃油腻的食物,不仅不能吸收,反而会引起呕吐或腹泻,加重身体的缺水。
5.如果宝宝温度超过38.5℃最简单、安全、有效的降温方法,还是合理的口服退烧药。
6.当宝宝发烧温度越来越低,发烧间隔越来越久,就表示父母可以逐渐安心了。
宝宝发烧时父母可参照以下规律,来判断病情的严重与否:
如果发烧时手脚冰冷、面色苍白,则说明宝宝的体温还会上升;
而如果宝宝手脚变暖,出汗了,就说明体温不会再上升;
如宝宝高烧超过39.5℃以上,精神较差,嗜睡或有惊厥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
(来源
网络)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