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医务人员长时间佩戴口罩、护目镜
导致面部皮肤压伤
刷屏了朋友圈
广大网友纷纷表示泪目
心疼医务人员工作的不易
下面我们分享一则
面部防护获得性压力损伤法
让医护人员在奋战前线的同时
也可以保护自己少受伤害
容易受伤的部位
前额、鼻梁骨、耳廓及两侧颧骨,
因该部位无肌肉包裹或肌肉层较薄,缺乏脂肪组织保护。
发生原因
长期佩戴N95口罩及护目镜,
持续压力、摩擦力及剪切力作用下
使局部组织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导致组织溃烂坏死。
常见皮肤压伤情况
皮肤有明显压痕、疼痛,有压之不褪色的红斑。
骨隆处皮肤出现完整的或破裂的水疱。
受压处皮肤表皮破损、溃疡形成,全层皮肤组织缺失。
预防与防护
减压,是预防压力性损伤最有效的方法。如可能,每3-4小时摘下防护用品或变换其位置局部减压。
保持局部皮肤清洁和滋润,易损和受压部位使用赛肤润或皮肤保护膜,加速表皮修复和预防皮肤过度潮湿。
预防性使用敷料,将薄的水胶体敷料剪成适合的形状,戴口罩前、清洁局部皮肤后敷在受压部位。在揭除敷料时不可强行垂直用力撕扯,应用一只手压住敷料一端,另一手捏住另一端,水平揭除。
按照标准要求佩戴防护口罩及护目镜。
裁剪形状
黏贴步骤
温馨提示:
避免对局部红肿部位用力按揉及继续受压。
注意及时更换敷料,根据敷料保持好坏和伤口渗出量决定,常规更换时间为3天1次,最长可有7天的保留时间。敷料外观转变为乳白色透明状就说明需更换,若出现渗漏,应立即更换处理。
敷料使用过程中,若出现不适请立即停止使用。
医用防护口罩佩戴方法
1、按面型选择普通/细码型号,拉松头带。金属软条向上,将手穿过头带。2、戴上口罩,头带分别置于头顶后及颈后。3、将双手的食指及中指由中央顶部向两旁同时按压金属软条。4、检查妥当正确检查:以双手轻按口罩,然后刻意呼吸,空气应该不会从口罩边缘漏出。负压检查:以双手轻按口罩,然后刻意呼吸,口罩中央会稍凹陷。科学佩戴
用心防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