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义
耳穴贴压法简称压丸法,是指用硬而光滑的药物种子或药丸,如王不留行、莱菔子、白芥子及磁珠等贴压耳穴,以达到治疗目的一种方法。
二、耳郭的组织结构
耳郭是以弹性软骨为支架,附以脂肪、结缔组织、韧带和退化的肌肉等组织构成的,表面有皮肤覆盖,耳郭皮下分布着丰富的神经、血管和淋巴管。
三、耳穴的分布规律
耳穴的分布规律年法国诺吉尔(P.Nogier)提出“倒置胎儿”的耳穴分布规律,即耳穴在耳郭上排列好象一个在子宫内倒置的胎儿,头部朝下,臀部朝上,胸腹躯干在中。
四、耳穴的适应证
1.各种疼痛性疾病:如牙痛、三叉神经痛、痛经及各种风湿性关节痛等。
2.各种炎性疾病:如腮腺炎、关节炎、感冒引起的全身肌肉酸痛等。
3.功能紊乱性疾病:如胃肠功能紊乱、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失眠等。
4.过敏及变态反应性疾病:如接触性皮炎、荨麻疹、药疹等。
5.内分泌代谢紊乱性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状腺肿大和眼征,库欣综合征的向心性肥胖、多血质和皮肤紫纹等。
6.其它:如戒烟、减肥、戒毒等。
五、操作步骤
1.探寻敏感点
以探棒和探测仪探得压痛点和低电阻点,并根据病症选穴配方做压痕标记。
2.消毒、贴敷压丸
耳廓用75%酒精消毒、脱脂、清洁,左手固定耳廓,右手用镊子或血管钳夹取粘有贴压物的胶布块对准穴位贴压。
3.按压及疗程
根据病症的虚、实和病人的体质情况,久病虚证:缓、轻压,重病、实证:重压,以耳廓发热、发胀、放散感为宜。
每日压3~5次,每次3~5分钟,l~5日换贴1次,5次为l疗程,疗程间隔2~3天。
六、注意事项
1.严格消毒、防止感染,有伤和炎症部位请勿使用。
2.如果耳廓有油脂及水份,则很难贴牢,必须用酒精清洁。
3.如果贴压后皮肤有痒或疼痛感时,请立即取下,小心过敏、炎症反应。
4.按压不能过度用力,以不损伤皮肤为宜。
5.夏季多汗,宜勤换,一般不超过5天。
6.嘱患者定时按压,按压后有酸、麻、胀、痛、灼热感者效果好。
7.孕妇用轻刺激,习惯性流产者慎用。
8.对扭伤和有运动障碍的患者,进针后宜适当活动患部,以提高疗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