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作中,要制作一个具备良好的声学表现和佩戴舒适的耳模或定制机壳,关键是先取得一个饱满精确的耳印模。制取耳印模在验配工作中可以说是风险较高的一个环节,小心谨慎、严格按标准流程操作,能有效避免事故发生,降低患者痛苦。
本篇和大家分享一例因制取耳印模过程操作不当,导致耳印模材料穿过鼓膜进入中耳,需手术取出的案例,分析造成事故的原因和正确的取印操作方法,探讨制取耳印时的常见问题。
案例:
患者,女,71岁。在某处取左耳印模,取出时,出现剧痛,耳印模断裂在中耳。
门诊专科检查:
左耳廓牵拉痛,耳屏压痛,左耳甲腔皮肤红肿,左耳道深部可见黄色异物,鼓膜窥视不清。
颞骨CT示:
左外耳道、中耳、鼓窦内软组织密度影。
第一次手术显微镜下发现异物位于耳道,上、中、后鼓室内,无法从耳道取出。因而改为全麻下左乳突根治、异物取出术。
术中鼓室探查见异物自锤砧关节下进人鼓窦,因异物大,且有弹性,易碎,不能整块取出,为避免损伤面神经及过度牵动镫骨造成迷路炎,故断桥,取出砧骨,整块取出异物。取颞肌筋膜修补鼓膜,因患者左耳为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暂未行听骨链重建。
手术过程顺利,患者术后无面神经麻痹,无眩晕。术后给予静脉滴注抗炎治疗,术后7天拆线,14天抽出耳内纱条,20天出院。术后2个月复查左侧乳突腔已上皮化,干耳、鼓膜愈合良好,无穿孔。
经验与教训:
由于外耳道皮下组织少,皮肤与软骨膜和骨膜紧密贴合,当受感染肿胀时,易致神经末梢受压,长时间的压迫引起了耳道皮肤糜烂破损,导致剧痛。
我们推测本病例取耳印模导致中耳异物的原因为:
操作人员没有进行正规专业培训,未严格按标准操作;
取印前,未详细咨询患者耳部治疗史,未仔细观察耳道;
注射耳印材料时,推力过大、过快;
棉障放置过于松散、疏漏,导致印模膏体向后溢出.
大家在一线工作中,或多或少会了解一些此类情况。事故是可以避免的,严格遵守操作规范,能最大限度降低取印风险,减少各种可能性导致取耳印模失败的因素。多年的耳模佩戴经验和多年耳模制作经验,我深刻了解一个合格的耳印模是决定耳模、定制机等佩戴效果好坏的重要因素,然后是制作工艺水平。在制取耳印方面,耳模匠有一些自己的想法和技巧,和大家分享一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取耳印模前的准备工作
1、洗手,准备好取印材料及工具,用酒精棉将工具消毒。
2、询问病史,了解用户近几个月内耳道有无感染发炎,是否有过手术,如有以上现象者,建议暂时不取耳印模。
3、检查耳道,轻牵拉耳廓,使得耳道变直,耳窥镜仔细检查耳道,先清理耵聍或异物,观察有无流脓、发炎红肿等情况,有无鼓膜扩大或者鼓膜穿孔、有无畸形。
注意事项:
有耳道塌陷者,应在耳道中放置较大的耳障以使耳道扩张到正常大小,使用高粘度的耳印材料。观察是否有手术后的空腔。若有,则应使用大块棉障或多块棉障来填充空腔,防止印模剂注入凝固后无法取出。
幼儿有耵聍栓塞情况的,医院取出,一般会用碳酸氢钠滴耳液软化后再冲洗。
对于耳部流脓、发炎红肿或耳内术后未满3个月,以及突发性耳聋者,先不要取印模,医院治疗,待其病情稳定后方可制取印模。
4、让用户坐在高度适中的椅子上,向用户或家属告知将进行的程序,告知取印模时的大致感受,以便消除紧张感,得到用户的配合。(有的用户在取耳印时会有轻微不适,耳道有发热、胀感,或有敏感者会产生反射性咳嗽。)
取印过程和手法
1、放置棉障。宜选用质地细滑、抗拉抻的线材绑定棉障。
用耳灯笔缓慢将棉球推送至第二弯,注意推送棉障时,应上下左右滚动的方式推进,保证棉障紧实、到位。若棉障偏小或棉障放置过深,注人印模剂时压力稍偏于一侧或压力过大,印模剂就容易从棉障一侧边缘向后溢而危及鼓膜,或沿耳道一侧冲过棉障,通过穿孔的鼓膜注入鼓室腔。(我曾经被耳印材料粘到鼓膜,那种疼痛实在是难以忍受,疼的直冒汗)
2、混合印模材料,保证比例均匀,混合充分,时间不宜过长。宜搓成条状放入注射筒,排出空气。
常用的印模剂有两种,一种是用手动AB混合印模材料(聚乙烯硅氧烷),1:1的比例结合而成的软性膏体混合物,较多使用;另一种是直接注射型硅胶材料的印模剂,有较强的韧性,凝固时间短,稳定而不易变形,不易断裂。
注意事项:
耳印模材料具有一定的储存方式和有效期,如果储存不当或超过有效期,将会延长耳印模材料的凝固时间,甚至不凝固。更有甚者会改变耳印模材料的物理性质。若冒险使用此材料注射耳道,会产生难以设想的后果。
3、注射填充,按住棉障引线,靠近棉障斜上方缓慢注射,用力要均匀,当外耳道深部填满印模剂时,要一边推一边缓缓退出注射器,能有效减少或避免气泡产生;
推注过程中间不要停顿,特别是在耳道内这一段要一气呵成。因为外耳道第二弯曲处是耳道内最狭窄的部位,又有弯曲角度,如果印模剂在此填得不够严实,取出耳模时容易在此断裂。
注意事项:
注射完毕后,不需按压,以免耳印模变形。
婴幼儿在取印时配合较差,取标准、完整的印模相对困难,条件允许尽可能醒着取,实在不能配合的,可待其熟睡时进行采取。
4、等待凝固,注射后大约5分钟左右凝固,用指甲按压无压痕即可取出。取出时,先轻拉耳廓,提出耳轮脚位置,使外部空气进入,平衡内外气压,顺时针缓慢旋转取出耳印模。
5、再次检查外耳道,观察耳道有无损伤,有无材料、棉障的残留物。
判断取印合格的标准
完整的耳印模必须包括耳道、耳甲腔、耳屏、耳甲艇等几部分。
耳道完整,过第二弯2~5mm。
耳甲腔曲线完整,耳屏切迹清晰。有完整的耳轮脚。
印模表面应该填充饱满、光滑细腻。
如不慎意外:
如发生耳印断裂在耳道中,不要强行取出,医院就诊;
如果是耳印模中间断开,医生一般会用耳科显微器械,一点一点咬下耳印模材料,分次取出;
如果是在耳道末端断裂,应先行颞骨CT,确定印模材料充填的范围,判断是否需手术取出。
结语:
以我的工作经验来说,为了用户能有更佳的佩戴效果,如果条件允许,尽可能请制作师现场察看用户耳部情况,制取耳印,了解相关信息,及时作出修改和调整,能提升耳模的声学辅助效果和良好佩戴体验。
部分图片截取自Signia助听器视频
文章内容参考文献来源:
《助听器》
张华主编
《中华耳鼻咽喉杂志》
胡明李萍程岩王悦马元煦
《职业技术》
徐东吕智飞
??相关精彩文章点阅
耳模匠分享
耳模常见使用问题
越来越多的RIC
难受?疼?那可能耳模没整好
经验分享:减少耳模啸叫问题的关键因素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