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翟立霞
医院
作为一名上班十年的护士,针对评估为压力性损伤的高危患者,护理起来总是格外小心,可这次就因为忽视了患者一个小小的动作……
患者因“食管癌”全身转移,食管瘘,肺部感染于-7-9收入院,入院时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消瘦体型,营养评分1分,压力性损伤评分15分,遵医嘱禁饮食,并给予消炎、营养药物静脉治疗。
-7-12患者胸闷、咳嗽、咳痰加重,遵医嘱给予面罩吸氧3升/分,协助取半坐卧位,并遵医嘱予以药物对症治疗。每次交接班,除了观察病情外,责任护士都会认真观察鼻翼、骶尾、足跟等身体各处的皮肤情况,然而在-7-18早交班时责任护士发现患者右侧耳廓上方2cm*5cm的皮肤新鲜破损,为II期皮肤压力性损伤,让我的内心不能平静。
我一边更换面罩固定位置,将面罩固定带上移,避开耳廓上方,避免局部持续受压,一边观察对侧耳廓情况,没有发现皮肤破损,面罩固定不应是对称性压力损伤?
“为什么只有一侧破损,而且还是右侧?”
我情不自禁的问自己。通过对患者的观察,患者的一小动作引起了我的注意,因患者咳嗽咳痰比较频繁,白天夜间咳嗽次数大约3-5次每小时,每次咳嗽咳痰都需要摘下面罩,因右上肢持续静脉输液,每次咳痰都用左手去摘面罩,用左手摘面罩时,会使面罩固定带对右侧耳廓皮肤牵拉摩擦,长期频繁的牵拉摩擦,导致了右侧皮肤破损,而左侧耳廓因牵拉方向原因,没有受到面罩固定带的牵拉摩擦,也就是右侧局部皮肤产生器械相关性压力性损伤的原因。
案例分析总结
1.思维惯性导致交接班内容不全面,观察不细致。由于压力或压力联合剪切力作用下导致皮肤和深部组织的局部损伤,通常位于骨突处。每班交接时只顾及看鼻翼、骶尾、足跟部皮肤,没有观察其他部位皮肤情况。
2.护士对医疗器械相关性压力损伤接触较少。责任护士对医疗器械压力损伤知识缺乏,没有考虑面罩固定带会造成耳部皮肤损伤。面罩固定带与皮肤接触面越粗糙,产生的摩擦力越大。因患者每次吐痰,都要摘掉面罩,面罩固定带频繁一个方向牵拉摩擦,造成面罩固定带摩擦力对耳部皮肤的损伤。
3.老年患者皮肤弹性差,皮肤保护和预防不到位。责任护士对长期使用面罩吸氧的患者,忽略了对耳廓部皮肤采取保护措施。
案例警示